亞馬遜河兩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壹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森林面積為3億公頃,占世界現存熱帶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內。這裏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毫無節制的開發已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隨著巴西本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移民湧入亞馬遜雨林邊緣地帶。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糧,人們使盡了各種手段和各種工具,奪林造田。隨著公路和鐵路幹線的不斷延伸,農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燒墾殖。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森林,將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林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大多數養分並不在土壤裏,而是儲存於活著的植物中。森林燒光後,大部分養料就隨風散去。在清理出來的土地上耕種,過壹兩季後,土壤不是耗盡肥力就是被雨水沖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壹片砂礫。跨國大企業則是看中當地豐富的鐵、銅、鋁土和其它礦產資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開采。
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萬3000平方公裏。在過去30年中,這壹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1/6已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壹半。專家指出,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的環境惡化。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濫伐亞馬遜的森林,並沒有給巴西人帶來更多的財富。他們只是填飽了肚子,帶來的卻是對大自然永遠的創傷和難以彌補的傷害。森林的過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蝕、土質沙化,水土流失嚴重。巴西東北部帕拉州、阿瑪帕州的壹些地區由於林木被砍伐,生態被破壞,而變成了巴西最幹旱、最貧窮的地方。
亞馬遜熱帶雨林植被豐富,每平方公裏不同種類的植物多達1200種。然而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有50萬至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壹。
對此,巴西政府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先後制定了多項環保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林區環境的保護與監測。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政府的優先目標之壹。
巴西政府先後頒布了全國環境法和亞馬遜地區生態保護法。在1988年所頒布的新憲法中,加入了有關環境問題的條文,規定亞馬遜地區是國家遺產,國家負責為該地區的持續發展尋求出路。同時出臺了保護生態平衡的相關細則,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護環境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巴西國家林業發展局也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對毀林燒荒給亞馬遜森林造成嚴重災害的個人或機構,將以破壞生態環境罪予以起訴,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和巨額罰款。與此同時,巴西政府加大了相關資金投入。1991年—2002年,政府為保護亞馬遜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累計投資近1000億美元。
亞馬遜———這片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上蒼賜予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藏。她是美麗的,而如何保存她動人的光彩,則是留給人們的永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