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壁畫差不多,先打個草稿,然後上色;但跟繪畫不同的是,它不是用顏料來作畫,而是用石頭粒子(或玻璃顆粒,後面會提到)。
壹般的馬賽克畫有兩種做法,壹種是直接法:草稿打上墻、在墻上抹水泥,然後粒子直接上墻;這種的優點是做工方便,缺點是必須直接現場施工,比較累,而且水泥幹太快的話,粒子粘不牢靠。
另壹種是間接法(翻轉法):在大紙上打草稿(左右翻轉的反稿)、用水溶膠將粒子粘在草稿紙上,然後再在表面粘上壹層玻璃絲的網,做成壹尺見方的平面,最後像貼瓷磚壹樣貼上墻,把草稿紙撕掉。它的優點是可以在非施工地點作畫,省時省力(草稿分塊,所以可以由不同的人來完成),而且成品表面平整。但缺點是步驟比較多,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多。
當然這兩種方法作畫完成之後,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用石膏把粒子之間的縫隙填補起來,然後把表面打磨平整。
另外除了石頭粒子之外,還可以用玻璃的切割粒子(壹般都是1~2cm見方)。這種材料在意大利語中被稱為smalto,有“釉彩”的意思。玻璃的色澤比石頭漂亮,顏色選擇也多(畢竟是人工調色),而且還可以在表面貼金。
我個人並沒有對聖馬可教堂的這幅畫有太多記憶,所以無法直接說出年代。但壹般而言,它如果是文物的話,其年代就會寫在畫框附近(有的在畫框裏面、水泥留白的地方,有的在墻邊,還有的得看紙張介紹因為可能同壹年代有很多作品所以畫作上就不寫了)。
但看這幅畫的色澤,應該是貼金馬賽克工藝的初期產物,這種工藝的誕生並不是非常遙遠的事情,所以我估計這畫大概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