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戰鬥艦艇
水面戰鬥艦艇執行水面戰鬥任務,按其基本任務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種,有: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魚雷艇、導彈艇、獵潛艇、潛艇救援艦、布雷艦、反水雷艦艇、兩棲登陸艦和登陸艦等等水面戰鬥艦艇;在同壹艦種中,按其排水量、武器裝備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級,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蘇聯的"卡拉"級導彈巡洋艦等。 在同壹艦級中, 按其外型、構造和戰術技術性能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型。
.水面戰鬥艦艇按其排水量大小分為大、中、小型:大型水面戰鬥艦有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中型水面戰鬥艦艇有驅逐艦、護衛艦等;小型水面戰鬥艦有護衛艇、魚雷艇、導彈艇、獵潛艇等。在水面戰鬥艦艇中標準排水量在600噸以上的,通常稱為艦;600噸以下的,通常稱為艇。
水面戰鬥艦艇,按其航行原理的不同,區分為排水型、滑行型、水翼型和氣墊型。
水下戰鬥艦艇
水下戰鬥艦艇即潛艇,潛艇種類很多,潛艇按其動力不同,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常規動力潛艇通常以蓄電池和柴油機為動力,故又稱蓄電池潛艇;核動力潛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又稱核潛艇。
水下戰鬥艦艇按其裝備武器不同,分為火炮潛艇、魚水雷潛艇和導彈潛艇,火炮潛艇為早期潛艇,裝備有火炮,用於防空;魚水雷潛艇裝備有魚雷和水雷武器,現代的常規動力潛艇通常是魚水雷潛艇;導彈潛艇裝備有導彈武器,按其執行任務不同,分為戰略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戰略導彈潛艇裝備有彈道式戰略導彈,攻擊潛艇裝備有飛航式對艦導彈。
輔助戰鬥艦艇
輔助戰鬥艦艇是執行輔助戰鬥任務的艦艇,又稱勤務艦艇,主要用於戰鬥保障、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它包括:軍事運輸艦船、航行補給艦船、維修供應艦船、醫院船、防險救生船、試驗船、通信船、訓練船、偵察船等。
驅逐艦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擔任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艦體空間增大艦上條件逐步改善,現代驅逐艦的艦員們也不再象其前輩那樣,在簡陋而狹窄、顛簸劇烈的艙室中用他們的英勇和膽量經歷艱苦的磨難,而是在舒適的封閉的艙室中值勤,利用自動化技術操縱他們的戰艦。"驅逐艦從過去壹個力量單薄的小型艦艇,已經成為壹種多用途的中型軍艦。除了名稱留下壹點痕跡之外,驅逐艦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短小靈活的特點。
巡洋艦
巡洋艦(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歷史上巡洋艦壹開始是指可以獨立行動的戰艦,而與此相對的驅逐艦則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補給船只)的幫助。但是在現代這個區分已經消失了。
戰列艦
戰列艦(Battleship,或又稱為戰鬥艦、主力艦、戰艦)是壹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要訴求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由於這種軍艦自1860年代開始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為止,壹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壹,因此在過去又曾經壹度被稱為主力艦,但由於近代以來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潛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艦隊中的主力,因此這樣的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龐大、復雜的武器系統之壹,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列艦是唯壹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壹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
航空母艦壹般總是壹支航空母艦艦隊中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艦隊中的其它船只為它提供保護和供給。依靠航空母艦,壹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航空母艦按其所擔負的任務分,有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按其艦載機性能又分為固定翼飛機航空母艦和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傳統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內的各種飛機,而後者則只能起降直升機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定翼飛機。某些國家的海軍還有壹種外觀類似的艦船,稱作"兩棲攻擊艦",也能搭乘和起降軍用直升機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機。按噸位分,有大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6~9萬噸以上)、中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3萬噸以下);按動力分,有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和核動力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