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河曲人二人臺的發展及傳統劇目

河曲人二人臺的發展及傳統劇目

河曲素稱“民歌海洋”。明代就“戶有弦歌新治譜”,“兒童父老盡歌謳”。二人臺即為其主要內容。現今流傳下來的劇目有70多個,牌曲70余首。因基作者、演出者、欣賞者俱為喝黃河水、吃酸撈飯長大的普通勞動者,故二人臺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和鮮明的人民性,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為祖國文藝百花園中壹朵鮮艷的奇葩。

二人臺究竟源於何時?《打後套》壹劇中唱道:“大清國出真龍,乾隆爺爺把基登,登基後出了戲壹宗,這宗戲出在山西鳳凰城”。《河曲縣誌》載:宋太平興國年間,建火山軍,後改火山縣。金改稱隩州、河曲縣。故治即在今舊縣村。直到清乾隆二十九年,縣治才遷河保營。而舊縣城依山臨澗,蜿蜒曲折,形似“鳳凰單展翅”,故有“鳳凰城”之稱。“這出戲出在山西鳳凰城”,即指河曲。二人臺的代表作《走西口》有唱詞曰:“家住太原府,爹爹名叫孫朋安”。而河曲在明、清兩代隸屬太原府。還有:“頭壹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納林,第三天翻壩梁,兩眼淚汪汪”,將河曲到內蒙的路線、店口說的非常準確.乾隆登基是1736年,二人臺《種洋煙》說得是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的事,而《走西口》的鹹豐正五年,是在1855年。由此可知,至少在200年前就有了二人臺的雛型。

據《綏遠通誌》記:“於是內地人民之經商懋遷者,務農而春出秋歸者,亦皆由遊動而漸近為定居……。凡經屬近邊諸旗地,已蔚為農牧並管,蒙漢***居之鄉”。河曲藝人奔走內蒙、陜西,賣藝為生,“打玩藝兒”於是傳播於內蒙等地。象樊六、樊二倉等後皆成為譽滿內蒙的名演員,更早者則有“老百靈旦”、“鎖鎖旦”等人。此皆河曲藝人定居內蒙者。內蒙亦視他們為二人臺的祖輩。

二人臺的發展經歷了“打座腔”、“打玩藝兒”、“風攪雪”、“打軟包”、“業余劇團”和“專業劇團”6個階段。

(壹)“打座腔”

二人臺由民歌發展而來。最初的也是最簡單的形式稱“山曲兒”,人民即興創作,隔山對唱,不拘形式。後漸至以笛子、四胡伴奏。在冬閑季節,人們圍座演唱,盡歡而散。此為“打座腔”。打座腔最早產生於唐家會、河會,時間在清道光以前,著名藝人有張三堂等。由於歌手們在演唱時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動作,打座腔便漸發展為“打玩藝兒”。

(二)“打玩藝兒”

“打玩藝兒”的名稱來源於“社火玩藝”。“社火玩藝”是河曲民間春節文娛活動形式的總稱。包括“打玩藝”、“耍玩藝”、“社火”三種類型。凡帶音樂的表演形式如秧歌、高蹺、小車、道情、二人臺、八音會通稱“打玩藝兒”。純舞蹈性的表演形式如龍燈、旱船、獅舞、竹馬、擡擱、柱擱、活輪舞、拉碌碡、啞老背妻等通稱為“耍玩藝兒”。凡是燈火發亮的形式如花燈、焰火、九曲燈遊、炭火龍壹類,通稱為“社火”。

民間歷來有逐家逐戶串院子轉火龍娛樂習慣。諸種娛樂形式中惟有壹旦壹醜,連絲弦班子也不過六,七人的“玩藝兒”,能進入每戶院內表演。所以很受群眾歡迎,漸至“打玩藝兒”壹詞被其專用。

鹹豐元年正月,唐家會張興旺等串院演出“紅雲”、“慶壽”等節目。此後巡鎮“馬王社”、五花城“西瓜社”、城關“河路社”等亦俱摹仿推廣,“打玩藝兒”於是盛行。

“玩藝兒”班串院演出,主人總要以“油食”、水果、燒酒招待,俗稱“串院禮”。

(三)“風攪雪”

光緒九年,唐家會三官社組織道情班和“玩藝兒”班同臺穿插演出,人稱“風攪雪”。這是二人臺第壹次登上戲劇舞臺。此種形式的演出,活躍於山西、陜西、綏遠三省交界地區,直至民國初年。唐家會村有鄔聖祥,記錄、整理過《小寡婦上墳》等幾個二人臺節目,專供演出。原本今尚存。

(四)“打軟包”

“打軟包”是由班主領班,大夥搭班組成的職業性的演出班子。每班不過10人左右。因其服裝、道具簡單,不過裝幾個包袱。故稱“打軟包”。班主稱“出當子”,搭班人稱“入當子”。此種演出很少上舞臺,多是“打地攤”形式。趕古會、趕廟會,趕“事業”(婚喪大事),趕“時節”(如割洋煙、跳糧倉等),逛渡口、寶局、商號、大店,在街頭、院內、大廳,有張高桌便可演出。演出報酬有的給錢,有的給糧食、瓜果、食物等。演員按演出水平,服裝道具按數量質量各自評定股份,按月或按季分紅,稱做“開股子”。給達官貴人演出,有時另得點“賞錢”。

清末至民國,比較著名的“打軟包”班子有:李鐵鎖、燕八十二、菅二毛、樊二倉、樊六等的班子。他們活動於晉西北、綏遠等廣大地區,並大批收徒傳藝。同時又發明了“抹帽戲”的形式,由壹個演員通過換頭戴方法扮演幾個角色,出現了多人演出的戲劇,如《小寡婦上墳》。

(五)業余劇團

解放後,二人臺獲得了新生。四十年代,全縣有30多個業余劇團,除演出傳統節目外,還演出了《小放牛》、《查路條》、《口袋》、《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移植和自編節目。並和“七月劇社”多次同臺演出。最出色的為岱嶽殿業余劇團。該村青年李法子、三候眼等人在解放前即拜師學藝,自組“打軟包”班子演出。1938年曾得過傅作義將軍部贈送的軍衣。1939年去綏遠途中遭土匪搶劫散夥。1944年又同當地駐軍建立了“軍民友誼業余劇團”進行演出。1947年改名為“貧農文化站”,為土改進行宣傳。1953年,又以李法子為首組成10余人的“娃娃班”,參加全縣會演,獲得頭獎。該團的“娃娃”演員後皆成為河曲二人臺劇團的骨幹演員。

曲峪、樓子營、舊縣、坪泉、南元、北元、五花城、巡鎮等業余劇團也都辦得較好。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樂研究所9位同誌,蒞河曲采訪,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訪專輯》。河曲從此有了“民歌海洋”、“二臺人之鄉”的稱譽。次年8月,舉辦全縣第壹次二人臺、民歌會演,參加演員170余人。省歌舞團、省電臺文藝部派專人觀摩指導。此後全縣興起二人臺熱潮:“夫妻班”、“姊妹班”、“父子班”、“娃娃班”***有40余個。

1955年春,河曲二人臺代表隊參加了省、區民間藝術會演,載譽而歸。

(六)專業劇團

1956年秋,縣政府批準成立了河曲縣二人臺劇團。先駐巡鎮“三官廟”院,後又遷河會村。有演職員***27人,內有原岱嶽殿團15人。1957年4至5月,劇團壹行15人先後參加了地區、省和全國民間藝術會演。在京受到周恩來、朱德接見並合影。蘇聯友人贈送了列寧勛章。《珍珠倒卷簾》被評為優秀節目。

此後除傳統節目外,還移植其它劇種節目如《三月三》、《木匠迎親》、《智取威虎山》、《洪湖赤衛隊》等大中型節目20余個,路子越走越寬。

l964年3月,二人臺劇團轉為忻縣地區文工團,全團人員調往忻縣。

“文化革命”十年,二人臺劇種受到批判,在舞臺上絕跡,許多有名演員被迫改行。

1976年8月至l978年9月,縣委在城關中學和曲峪學校附設藝校班,有二人臺班兩個。1977年成立縣劇團,***壹團二隊,內二人臺隊20余人。1978年恢復傳統節目演出。1980年單獨成立“二人臺歌劇團”,有演職員***30余人,赴太原、晉中、呼市、包頭及鄰近省、縣演出,頗受歡迎。

二人臺在長期的形成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壹批又壹批的民間藝術家。清代有李有潤、張興旺、李占存,俱為唐家會人;民國和解放後有樊貴作(“老百靈旦”)、樊二倉(“小百靈旦”)、樊六(中國劇協會員)、菅二毛(“芝蔴旦”)、任愛英(女,中國劇協會員)、許月英(女,中國劇協、音協會員)、尹占才(中國劇協會員)、張美蘭(女,中國劇協會員)、呂桂英(女,山西劇協理事)、賈小禿(嗩吶演奏家)、李有師(工老旦)、鄔滿囤(笛子演奏)、楊英耀(女)、苗俊英(女)、王掌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