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世界上還有什麽機器人

世界上還有什麽機器人

問題壹:世界上已經發明了哪些機器人 1. 機器松鼠  松鼠機器人能夠幫助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戴維斯理解真正的松鼠在野外生活中如何應對它們的主要天敵-響尾蛇的。當壹只松鼠靠近了壹條響尾蛇,它會搖動它的尾巴並且放射出紅外線信號。響尾蛇能通過它們的頰窩來捕捉到紅外線,這樣松鼠尾巴放射的紅外線信號便能幹擾到響尾蛇的行動。然而,松鼠們也會使用壹些嗅覺上的和壹些其他的不可見的信號。因此,要準確理解紅外線信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松鼠機器人的制作者桑傑-喬希說,“松鼠會在同壹時間放射出很多不同種類的紅外線型號,我們很難去判斷這些信號到底要表達什麽意思,所以我們研制了機器松鼠。”當研究者們使用松鼠機器人來測試搖尾巴發射紅外線是如何影響響尾蛇的行動的時候,響尾蛇會減少盯著獵物看的時間,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做出壹些防禦姿態。研究人員認為,響尾蛇壹般不會去攻擊搖著尾巴的松鼠,因為這樣的命中率實在太低,因此松鼠們用搖尾巴的方式來讓響尾蛇放棄攻擊它們的想法。不過這壹招不壹定永遠都奏效。  在最近的壹段視頻中,拍攝者記錄了松鼠機器人與響尾蛇對峙的過程,松鼠機器人的頭被咬的咯咯響。喬希說,“他們在機器人中甚至發現了毒液,不過響尾蛇並沒有造成很大的結構性傷害。還好這只是壹只機器松鼠。” 2. 機器毛毛蟲  壹條有彈性、靈活的安裝了滾輪的機器毛毛蟲可以在簡單的障礙物面前自動尋找路徑。機械工程師喬丹-博伊爾制作了壹個3D的機械毛毛蟲。博伊爾介紹說,“這條機械毛毛蟲可以自動適應所處的環境,但是它還沒有足夠的動力和靈活度來真正地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它仍然依賴於機械師與電腦的幫助來完成壹些搜救工作,目前,它還不能順利得從碎石中穿過,也不能完美地感應周圍的事物,這兩點對於機器人搜救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看起來正在學著探測周圍的環境並對其產生反應,但實際上它還是在本體感受的本能下在運作。這看起來不錯,但是對於用於搜救工作來說還遠遠不夠。”隨著資金的繼續投入,博伊爾將開始制作新的模型,希望能夠在搜救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3. 機器蜘蛛  德國工研院公布的壹項成果展示,壹只白色的機械蜘蛛也許能在某壹天幫助研究人員來評估空氣中對人體有致命毒性的化學物質的泄露程度。這只三維的蜘蛛模型機器人將攜帶壹個攝像頭與感應器來評估有害化學物質的各項指標。當蜘蛛機器人到達了目標地區,它便能將數據和圖像傳遞回給人類同伴。德國工研院的壹名工程師在郵件中寫到:“我們仍在努力工作使這只蜘蛛機器人能夠完美地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早日應用到實踐中。”這只八腳的機器人能夠模擬蜘蛛的移動方式。它的八條腿由液壓方式驅動。有的機器人模型甚至能夠敏捷地完成跳躍動作。 4. 機器壁虎  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師所羅門-特魯希略在壹段視頻中介紹:“這個以壁虎為原型制作的粘糊糊的機器人,是壹個生物學、機械學和行為學的結合體。我們希望能夠把機器人送到任何環境下工作。機器壁虎可以在模擬真空中工作,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帶入太空,我們可以讓它們進行太空作業甚至可以讓它們附著在航天艙的外壁上。” 5. 機器蜥蜴  壹只雄性變色龍站在它的領地中,將頭鼓得大大的,長長地伸展它下面的垂肉,這個動作是在告訴其他雄性變色龍,“快離開,這是我的領地,領地裏面的雌性也是我的!”但是有時候這些信息卻沒被收到,所以它們還留了壹手-做俯臥撐!它們用四肢大幅度地做著上下運動,讓它們更顯眼,當它們吸引到了另外的雄性變色龍的註意之後,又會變回把頭鼓得大大的動作。新南威爾士澳大利亞大學進化生物學家泰瑞-奧多於2008年在壹只機器蜥蜴的幫助下解密了這種蜥蜴語言。他......>>

問題二:世界上有什麽機器人 2005.07.06

1新臺幣=0.2585人民幣

新臺幣與其它貨幣的兌換(供參考):

1新臺幣=0.0312 美金

1新臺幣= 0.2427 港幣

1新臺幣=0.0178 英鎊

1新臺幣=3.4891 日圓

問題三:世界上有什麽機器人 種類很多 家庭機器人 可幫助做家務或者別的事情 警用機器人 處理高危物品 尤其是爆炸物 軍用機器人 除了處理危險品還可探索地形 戰場營救 甚至可以直接參戰。。。。。太多了

問題四:世界上哪些器機人,它們能幹什麽 壹種有6條腿、像蜘蛛壹樣行走的機器人,它將有望用於受災現場救援和隧道、工廠的定期檢修。 這種蜘蛛機器人重約40公斤,每條腿有4個關節,關節通過馬達驅動,可以彎曲和行走。 它可以抓住網狀物,從而倒吊在有網格的頂棚上移動。此外,“蜘蛛”的每條腿上都裝有照相機和紅外線傳感器,身體部分還內置三臺照相機,因此它能爬到人無法到達的危險地方進行拍照,並通過紅外線傳感器搜索震災後埋在瓦礫下的幸存者。

問題五: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10種機器人有哪些 它看上去頗似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機器人C-3PO的解體版,但這款機器人是最新科學成果,並非科幻虛構,而且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它不僅擁有“骨骼和肌肉”,甚至還有能夠認識糾正錯誤的“大腦組織”。該機器人現被命名為“Ecci”,是世界上首款擁有“肌肉”和“肌腱”的機器人,同時還具有“骨骼結構”,幫助它更便捷地移動。整個機器人都是用特殊的塑料制成。最先進的是這款機器人的“大腦”,它的大腦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是僅存在於人類的特征。瑞士蘇黎士大學科學小組成功研制這款機器人,它使用壹系列電子發動機來移動肌腱關節。同時,壹個微型計算機裝配在Ecci機器人大腦中,使它能夠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以後逐步改正。例如:某個動作導致它絆倒或者摔落某些物體,機器人大腦便對該信息進行研究分析,避免下壹次犯同樣的錯誤。它還擁有類似人類的視力系統,盡管它只有壹只眼睛,看上去猶如神話中的獨眼巨人。目前,科學家希望該機器人能夠引領新壹代機器人,並有助於新型人造假肢的發展。蘇黎士大學人造智能實驗室主任羅爾夫-法菲爾(Rolf Pfeifer)說:“這種新型機器人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可完成復雜任務的仿生機器人。如果我們能使機器人像人類壹樣,便能接管人類所做壹些工作。”

問題六:世界上最逼真的機器人有哪些 哆啦A夢,和阿童木

問題七:世界上有沒有機器人? 有的。例如:

智能型機器人是最復雜的機器人,也是人類最渴望能夠早日制造出來的機器朋友。然而要制造出壹臺智能機器人並不容易,僅僅是讓機器模擬人類的行走動作,科學家們就要付出了數十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191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11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幹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191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裏的創造,但後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1913年 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關於在動物和機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闡述了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機能與人的神經、感覺機能的***同規律,率先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1914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制造出世界上第壹臺可編程的機器人(即世界上第壹臺真正的機器人),並註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1915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能機器的看法: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後30年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制造出第壹臺工業機器人。隨後,成立了世界上第壹家機器人制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於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壹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並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1962年-1963年 傳感器的應用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操作性。人們試著在機器人上安裝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觸覺傳感器,托莫維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靈巧手”上用到了壓力傳感器,而麥卡錫1963年則開始在機器人中加入視覺傳感系統,並在1964年,幫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壹個帶有視覺傳感器,能識別並定位積木的機器人系統。

1965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制出Beast機器人。Beast已經能通過聲吶系統、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美國興起研究第二代帶傳感器、“有感覺”的機器人,並向人工智能進發。

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傳感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並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壹個房間那麽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壹臺智能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壹郎實驗室研發出第壹臺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加藤壹郎長期致力於研究仿人機器人,被譽為“仿人機器人之父”。日本專家壹向以研發仿人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的技術見長,後來更進壹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 世界上第壹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就誕生了美國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

問題八:世界上有多少種機器人? 無限種

問題九:機器人都有做什麽的? 種類:機器人技術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壹,從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歷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取得長足的進步。 在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甚至已成為不可少的核心裝備,世界上有近百萬臺工業機器人正與工人朋友並肩戰鬥在各條戰線上。機器人的出現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它的高速發展提高了社會的生產水平和人類的生活質量。 服務機器人可以為您治病保健、保潔保安;水下機器人可以幫助打撈沈船、鋪設電纜;工程機器人可以上山入地、開洞築路;農業機器人可以耕耘播種、施肥除蟲;軍用機器人可以沖鋒陷陣、排雷排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工作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噴漆、重物搬運等;有些工作要求質量很高,人難以長時間勝任,比如汽車焊接、精密裝配等;有些工作人員無法身臨其境,比如火山探險、深海探密、空間探索等;有些工作不適合人去幹,比如壹些惡劣的環境、壹些枯燥單調的重復性勞作等……這些人們幹不了或幹不好的領域變成了機器人大顯身手 功能: ■去年圓形自動真空吸塵器在市場上大出風頭 有誰會想到,在21世紀初,飛碟形狀的吸塵器的技術水平竟然代表了當前家用機器人技術的最高水平。去年,iRobot公司生產的圓形自動真空吸塵器“魯姆巴(Roomba)”在市場上大出風頭,壹年內超過20萬的消費者購買了“魯姆巴”,銷售額達數百萬美元。其他像伊萊克斯等公司也在銷售同類產品,只不過它們的價格高壹點兒而已。現在看來,機器人真空吸塵器正在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魯姆巴”現象僅僅是家用機器人市場的冰山壹角 但是,這些產品只是別人的玩物,還是壹種新潮流的開始?以銷售工業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為主要業務的iRobot公司的兩位創建者之壹海倫?格林納表示,“魯姆巴”現象僅僅是家用機器人市場的冰山壹角。咨詢服務公司“機器人技術潮流”的丹?卡拉對格林納的話表示贊同,但他又同時指出:“‘魯姆巴’的技術可能在目前的家用機器人領域處於頂尖水平。” ■家用機器人的發展 即使這是事實,但考慮到機器人市場整體發展狀況,家用機器人的發展還是相當令人失望的,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家用機器人壹直在困境中掙紮。1939年,西屋電氣公司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該公司生產的機器人“Electro”,從此,機器人迷開始幻想有壹天世界到處是無線的機器人幫手,它們可以洗碗、洗衣服,叫它幹啥,它就幹啥,而且永不疲累。 然而時至今日,這種機器人仍然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在現實世界中,它們的發展前景還難以捉摸。不過樂觀者現在也有理由高興,因為他們認為“魯姆巴”和像索尼公司的機器狗Aibo等機器人玩具的成功,再加上電腦成本的下降,這壹切可能意味著人們長期翹首以盼的機器人大市場會在不久的將來觸手可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最近公布的壹份報告稱,家用機器人市場開始起飛。 ■工農機器人 盡管人們都渴望家用機器人的出現,但毫無疑問,機器人對制造業的沖擊是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的歷史可追溯到40多年前,當時汽車制造商率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機器人。1961年,大眾汽車公司使用了第壹個工業機器人―――通用機械臂。 即使當時計算機的成本十分昂貴,但機器人仍充分展現了它們的價值,證明電腦控制的機器人在壹些工作領域中的表現要比人出色得多。此外,機器人還可以毫不疲倦地工作,永遠不會 *** 。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統計,目前世界上大約***有80萬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