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相機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機品牌(1)

相機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機品牌(1)

Mamiya

作為日本老牌的中畫幅相機生產廠商,Mamiya 由相機設計師 Seichi Mamiya 於 1940 年 5 月成立,在 Mamiya 的歷史生命裏,也曾經締造了無數經典。

在成立之初,Mamiya 就推出了專為專業攝影師生產的便攜式相機 Mimaya 6,而 雙鏡頭反光相機 Mamiya C330/C220 等更將 Mamiya 推向了另壹個巔峰。在國內影樓剛剛起步的時候,Mamiya RB67 壹度成為最受歡迎的影樓相機,由於它的操作設計合理,性能優良,性價比高,當時基本上開影樓必備這臺相機。

我有 Mamiya RB67 以及 Mamiya C300 這兩臺相機,可以說唯壹的缺點就是它太結實了,全金屬的設計導致機身無比的重,每次拿相機出去拍照都像是背了壹大包磚頭,沒個好體格兒真的不能持續的手持拍照。

早在 2005 年,Mamiya 更是發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第壹款中畫幅數碼單反 Mamiya ZD,在 12 年前,就生產出 2200 萬像素,36*48mm 中畫幅尺寸的 CCD 元件。這臺相機拍攝壹張 RAW 格式的照片就有 35Mb,那時候壹張存儲卡都放不了幾張照片。

Mamiya 也曾嘗試進軍 135 領域,由於投資的失誤導致失敗告終。時代的發展從不給這些堅守傳統的老牌廠商機會,數碼快餐化加速了這些專業相機的消亡,2006 年 4 月,Mamiya 宣布將旗下光學相機事業部以及下屬子公司全部轉讓給凱思科學系統,凱思科學系統隨後成立凱思數位影像並隨後改名為間宮數位影像。

凱思收購 Mamiya 據說只用了 1 億日元,而 2016 年第壹季度 Mamiya 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 21 億日元,但是轉讓的還有 Mamiya 背負的 94 億日元的債務。

2015 年 12 月,丹麥的中畫幅公司 Phase(就是那個壹個後背賣幾十萬的飛思)全面收購全部 Mamiya 股份,使得 Phase 成為目前唯壹壹間可以完全自己掌握所有關鍵組件的中畫幅相機公司。

Yashica

Yashica 公司成立於 1945 年,前身是八洲精密制作所,主要生產鐘表和電氣儀器。 1949年改稱八洲精機株式會社,開始進行照相機的生產。1956年公司又改稱為八洲光學工業,確定 yashica商標,1958年改為yashica株式會社,同年推出 Yashica 44 和 yashica 35 相機。 1960 年公司推出第壹臺單反相機 Yashica pta matic,1966 年發表了 Yashica electro 35,開始了 35mm 自動曝光相機的生產。雅西卡的雙鏡頭反光相機具有悠久的歷史。 1953 年推出 6×6cm 的 Yashica flex,1958 年推出 4×4cm 的 Yashica 44,1970 年生產的 Yashica mat 124g 運用了電測光技術,可使用 120 和 220 兩種膠卷,被專業和業余攝影人員當作主力機。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Yashica 就和 Carl Zeiss 展開緊密合作,生產 CONTAX RTS 單反相機,塵封多年的 Contax 品牌隨之復活,通稱為 YASHICA CONTAX,簡稱 Y/C,之後壹直生產 CONTAX 品牌的相機。

1983 年,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合並了 Yashica 公司,所有相機業務都轉到了京瓷,Yashica 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Konica

說到 Konica 的歷史,就要追溯到上上個世紀了,它的前身是 1873 年在東京成立的小西屋六兵衛店,然而到了 1948 年,Konica 才首次作為品牌出現在了當年推出的 35mm 照相機 Konica I 中。

除了生產相機以外,它還是世界上重要的感光材料生產商之壹,早在 1940 年,就生產出了日本第壹款彩色膠片“櫻花自然彩色膠片”。在網上曾經被炒到天價的 Konica DNP 膠片也是出自它們。

1963 年,Konica Auto S面世,這是全球第壹部內置Cds測光系統的35mm全自動照相機。

1975 年,Konica 推出了世界首款具有內置閃光燈和 AE 功能的 35mm 相機“C35EF”。

1977 年,推出世界首款 35mm 小型自動對焦相機“C35AF”。

Konica 也曾經生產過單反相機,在 1960 年就推出了第壹臺單反相機 Konica F,1987 年,Konica 宣布停產單反相機。

更值得壹提的是 Konica 公司傑出的鏡頭,1928 年,Konica 就成為了日本第壹家制造鏡頭的本土公司,比 Nikon 還要早三年(Nikon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雇傭了八名德國技師來日本幫他們設計第壹枚 Nikon 鏡頭,並於 1931 年推出)。最早的 Konica 鏡頭是模仿 Tessar 設計的,被稱為 Hexar 鏡頭。後來又開發了 Planar 的設計,成為 Hexanon。由於 Zeiss 的珠玉在前,Konica 的鏡頭素質也頗高,Hexanon 更成為柯尼卡專業鏡頭的代名詞。

2003 年,Konica 宣布與 Minolta 公司合並,成立 Konica Minolta 公司。

Minolta

這是壹個傳奇,可能用壹整篇都說不完,這裏就簡單說壹下,以後再專題敘述。

Minolta 的前身於 1928 年於日本大阪成立,最初的名字叫日德寫真機商店,是日本人田嶋壹雄在德國人比利·諾壹曼和維利·哈依內曼的幫助下創建的。成立的第二年,第壹號機“NifcaLette”就問世並開始銷售。

1931 年,公司改名為田嶋機器及光學儀器合資會社( M achinery and? IN struments? O ptica L? by? TA shima),這也是 Minolta 品牌的由來。

美能達除了有豆瓣神機 X700 以外(七是美能達的幸運數字,逢七必大賣,所以美能達的經典型號都是以 7 命名的,像是 X700,XD7,α-7000,DiMAGE 7等等),更創造性的推出了全世界第壹批真正使用自動對焦的相機,從此以後,相機工業朝著現代化邁進了壹大步。

1995 年,推出 Minolta RD-175 相機,這是壹款具有 175 萬像素的數碼相機,也是全世界第壹臺數碼單反相機。

和 Konica 合並以後,Minolta 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數碼相機的研發上,並推出了經典的 α 系列(就是大法 α 系列的前身),可是由於市場環境的不景氣以及數碼相機的發展,柯尼卡美能達於 2006 年正式宣布退出照相機及攝影事業,將旗下的影像部門出售給 SONY,我們知道在膠片時代 SONY 在相機制造業上幾乎從未涉及,但是收購了柯美的影像事業部之後壹度躍升為壹線品牌。

而 SONY 也更是延續了 Minolta 的 α 系列並將它發揚光大。

在很多人眼裏,Minolta 並沒有死,只是以另壹種形式繼續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