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行
《姑蘇行》采用昆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情。寧靜的引子,是壹幅晨霧依稀、樓臺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使遊人盡情的觀賞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中段是熱情的小快板,遊人嬉戲,情溢於外。接著再現主題,在壓縮的音調中,更感旋律婉轉動聽,使人久久沈浸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令人尋味。此曲韻味深長,發揮了曲笛音色柔美,寬厚而圓潤的特征,再結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疊音、打音、顫音等技巧,使樂曲表現更加動人完美。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誌。因子,廣闊而富於激情,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回,時而激揚高歌,甚為柔美動人;中段由羽調式轉同宮徵調式,意境清新。歡騰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戲韻味,熱烈中隱有鼓點聲聲,又有深情交融,灑脫豪放,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笛聲裏。幾翻遞升的旋律,如翻似滾把情緒層層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潤與激情交互輝映,以把深切的情誼富有神韻的呈現出來。吐音清秀通暢,幹凈利索,並註意安排好吸氣點。各音區要變換自如,高音要富於***鳴感
喜相逢
此曲原為內蒙古壹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臺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壹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壹]以散板的形式開始,加之緩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運用,表現親人依依惜別時難舍難分的心情。[二]表現久別重逢的喜悅。[三]表現返回家鄉時歡欣雀躍的情緒。[四]氣氛更為熱烈,描繪出全家團聚時的歡樂情景
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第壹小段小快板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第二段慢般優美、動人,抒發的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戀人的熱愛。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壹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現和發展。《牧笛》屬於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風格,但又與和常見的北派民間演奏風格不同。從技巧上說,樂曲的演奏能隨情所至,充分的、恰當的運用了氣息控制,深刻的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
小放牛
笛曲,陸春齡改編,樂曲明快流暢,表現了天真活潑的牧童在互相問話對答時的快樂情緒,富有有田園風味。笛子獨奏曲,原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兩人壹問壹答,對歌而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後經陸春齡編成笛曲,根據歌舞音樂進行器樂化加工,充分發揮笛子演奏技巧對曲調的裝飾作用。引子的《八板》頭和第壹大段運用南方曲笛運氣的綿長不斷、悠揚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贈音、連奏等,使音樂富有田園風味和歌唱性,流暢活潑,富有生氣。第二段轉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區活動,吐音和連奏交替進行,清晰明快,富有韻味,加上調性變化,音樂顯得更加活潑愉快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70年代由簡廣易創作的壹首笛子獨奏曲。樂曲的引子,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群……短暫的離調,使動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動力。第壹段抒情的慢板,內蒙民歌風味的曲調,傾吐了牧民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第二段在羽調旋律上,再配上活躍的節奏型,描繪出牧民騎著駿馬奔馳的歡樂情景。接著進入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衷情歌頌。第四、五段音樂情緒更加高潮,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擬駿馬的嘶鳴聲。最後,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脫下,旋律更加急驟,進壹步的渲染了壹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在高潮中結束了全曲
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壹。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註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樂曲分慢板、中板兩個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間樂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發揮曲笛渾厚抒情的特長,通過氣息的控制、變化,運用音色、音量得收放變化以及滑音。輕音、打音、疊音等手法,使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中板部分是前奏的變奏,音樂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黃鶯亮翅
此曲取材於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樂曲描繪黃鶯在晴朗天空自由飛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聲。第壹段:旭日東升,大地壹片清新,壹切生物蘇醒了,這是壹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第二段:黃鶯醒來,在樹林的枝頭跳來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壹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開始了。第三、四段:描寫黃鶯在蔚藍的天空中,展望著美麗的大自然盡情地飛翔,盡情地歌唱。尾聲:用徐緩的速度與遼闊而優美的笛音結束全曲
五梆子
這是壹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壹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臺"鐘的壹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悅、樂觀向上,主題***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全曲***四段,為變奏體結構。笛壹段呈示主題,速度較慢,旋律明晰,富於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潤飾旋律,質樸明快。第壹變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裝飾旋律,詼諧風趣。第二變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節奏性貫穿全曲,音樂變得輕快、熱情。第三變奏速度更快,即興發揮更大,多次花"花舌"(顫舌音),是音樂更加熱烈,推向高潮。
揚鞭催馬運糧忙
《揚鞭催馬運糧忙》是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壹首笛子獨奏曲。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壹。樂曲熱情明快,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描寫豐收以後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馬蹄擊節,車輪吟唱,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把豐收的喜悅鋪撒在運糧的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