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桿的正確讀音是wéi gān。
桅桿是指裝有船帆的船只上的支撐船帆和控制航向的桿狀物體,壹般由木材、竹桿或金屬等材料制成。桅桿起著支撐帆船用帆及調節帆口角度的作用,是帆船操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桅桿”的字形來源於“而”、“十”和“木”,表示壹根豎直的桿子。
漢代時期就有“桅子”的使用,唐代稱之為“桅針”,明代時逐漸演化為“桅桿”。桅桿的物種主要有兩種:方桅桿和圓桅桿,方桅桿勝在穩定性好、不易變形,但造價較高;圓桅桿則更貼近航海歷史,用途廣泛,也因此成為了許多公司標誌、城市象征和文化遺產的元素。
桅桿不僅是帆船不可或缺的船具,同時也廣泛應用於建築和景觀設計領域,例如旗桿、燈桿等。此外,桅桿還是壹種戶外運動器材,許多人在度假或休閑時會選擇攀爬高大的桅桿體驗挑戰和刺激。
總結:“桅桿”這壹詞匯由於其重要性和廣泛應用性,深受資歷較長的航海及造船領域的人士以及文化和藝術愛好者們的喜愛,成為許多文學作品和藝術創作中經常出現的形象和象征。
擴展知識:
帆船(Sailboat)是利用風力前進的船,是繼舟、筏之後的壹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按船桅數可分為單桅帆船、雙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劃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為寬頭、窄頭和尖頭帆船。
中國宋、元、明、清時代使用過的帆船有平底沙船、尖底的福船、廣船和快速小船鳥船,以及大型戰船樓船和運糧的漕船。帆船通常為單體,也有抗風浪較強的雙體船。帆船主要靠帆具借助風力航行,靠槳、櫓和篙作為無風時推進和靠泊與啟航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