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以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音樂修養,為探索中國近現代民族新音樂創作風格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壹個塵封多年的作曲家的名字——江文也,無論是在祖國的大陸、臺灣、香港,還是在日本甚至在國際樂壇上,又重新引起了音樂界的重視。說到江文也的音樂尋根傾向和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覺,除了前面提到的齊爾品外,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對他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馬思聰:中國第壹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馬思聰是中國重要的作曲家,他的創作,包羅交響樂、小提琴獨奏曲、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奏鳴曲等,其中以《思鄉曲》、《搖藍曲》、《西藏音詩》、《塞外舞曲》為代表作。
馬思聰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家之壹,他的演奏和作品,對中國小提琴事業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他的其他管弦樂作品,在民族風格和西歐作曲技巧的結合上,作過有益的探索,有壹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