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要是想做壹次湖泊的水質的調查。需要作那些方面的工作,如何去做,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要是想做壹次湖泊的水質的調查。需要作那些方面的工作,如何去做,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水體汙染的衛生調查、監測和監督

發表日期:2005-1-22 15:05:41 閱讀次數:1027

如前所述,水體受到汙染後,會直接或間接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因此,衛生部門應做好地面水的衛生防護工作,要經常或定期地對轄區內的地面水進行汙染調查、監測和監督管理工作。

壹、水體汙染的衛生調查和監測

水體汙染的衛生調查與監測目的是了解某壹地區或流域水汙染情況及其對居民健康可能產生的危害,並為采取治理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水體汙染調查與監測的對象包括江河、湖泊、水庫、河口、港灣、海域等地面水,也包括淺井、深井等地下水。調查與監測的內容應包括水體的汙染源、水、底質、水生生物汙染狀況及其對沿岸居民健康的影響。

(壹)汙染源的調查 應了解水體所在地區工業的總體布局及工業企業的生產和廢水排放情況。調查內容主要包括:①企業的種類、性質、規模及布局情況;②企業各車間所用原料、生產的半成品、成品、副產品的名稱,和產生廢水的工藝流程等;③工業用水量、水源、水質,各車間排放廢水量、廢水中含有害物質的種類及其濃度;④廢水排放方式(經常性或間歇性)及排放點的位置;⑤廢水的回收、綜合利用情況,凈化設施的類型及效果;⑥工廠廢水流經地區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汙染危害及居民的反映。

調查工業廢水時,應按照工業廢水排放標準的要求,在車間排出口或工廠的總排出口測定廢水流量及水質。對廢水處理設備的效果進行評定時,應對進出水同時采樣測定。未經處理的居民生活汙水和城市地面徑流汙水也應采樣測定。對沿岸使用農藥、化肥等的農田,應調查其施用農藥、化肥的種類、數量,並對土壤的汙染情況及是否用汙染水進行農田灌溉等方面進行調查。最後將調查、監測所得結果,以每個汙染源為單位逐個建立技術檔案。

(二)水體汙染的調查和監測 水體汙染調查按其目的可分為:①為了解水體基本狀況進行的基礎調查;②選擇有代表性的斷面,進行長期連續的經常性調查,了解汙染物消長動態;③為某壹課題而進行的專題性調查;④在水體發生嚴重汙染事故時,臨時組織的應急性調查。

1.江河水系調查和監測 為弄清我國主要水體受汙染的狀況,早在50年代,各地衛生防疫站和醫學院校等先後對我國主要江河作了較為全面的監測分析。70年代以來,各級衛生防疫部門聯合科研單位、醫學院校對其所在地區的水系進行了汙染調查和監測工作,取得了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等200多條河流的大量監測數據。1979年4月我國參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全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確定在長江(武漢段)、黃河(濟南段)、珠江(高要段)各設壹監測點,於1981年1月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監測數據。由此可見,我國的環境衛生工作者在江河水體汙染的調查方面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1)采樣斷面與點的選擇:對江河水體進行調查采樣時,應先對沿河的大城市與大企業的分布情況有所了解。把沿岸的大城市或工業區作為壹個大汙染源考慮。每個大汙染源河段至少應設置3個采樣斷面:①清潔或對照斷面:設在汙染源的上遊,用以了解河水在基本未受汙染時的水質情況;②汙染斷面:設在緊靠汙染源的下遊,用以了解水質汙染的情況和程度;③自凈斷面:設在汙染源下遊壹定距離,估計基本已達到自凈的地方,以了解汙染的範圍和河水自凈的能力。

各斷面的點數可根據河道寬度而定,寬者可設5點(分別距兩岸邊50m,150m及江心處)。對於水流量較大的河流,應在汙水排出口下遊靠近岸邊處設幾個輔助采樣點,以查明岸邊汙染狀況。也可按斷面四分法測中間三點,較小的河流可在河中心點采樣。對重要的支流入口也應采樣調查,因為有些支流本身就是壹個重要的汙染源。采樣深度,壹般在水面下0.2-0.5m,如河水較深,可用深水采樣器采取不同深度的水樣。

(2)采樣時間與次數:如人力、條件許可,最好連續每日或每周或每季度采樣,至少應在平水期、枯水期及豐水期各采樣壹次,每次連續2-3天。有潮汐的河流,還應分別在高潮及低潮時采樣。采樣時及采樣前數日應避開雨天,但是,如研究地表徑流對江河的汙染時,也可在大雨後進行采樣。

(3)水質監測項目:最好根據沿岸排汙情況及調查目的,確定監測的項目。如松花江受汞汙染嚴重,則可重點研究汞在松花江的分布與消長動態。如需對某河流進行基礎性調查,此時的監測項目可適當增加,可包括能反映水質天然性狀的指標(如水溫、渾濁度、色度、pH、總硬度等)、壹般衛生指標(如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總大腸菌群等)和有毒物質指標(如酚、氰、汞、鉻、砷等)。近年來,由於考慮水中汙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往往呈聯合作用,加之目前逐個單壹分析水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是有機汙染物),不僅耗費時間,而且有些汙染物在分析技術上還有壹定難度,因此有人主張采用各種短期檢測致突變物質的試驗(如Ames試驗、蠶豆根尖細胞微核檢測法等),研究水質的致突變性。此種監測方法雖然不能鑒別有害物質的名稱和種類,但在反映水汙染與健康的關系上,較單純地監測化學物質更有意義。

(4)水體底質的監測:底質是指江河、湖泊、水庫等水體底部的淤泥,除了地球化學元素組成異常的地區外,底質中有害物質(尤其是重金屬等)的垂直分布壹般能反映該水體受汙染的歷史情況。有些汙染物因在水中含量有限而不易檢出,但對底質進行監測則有時可發現該物質含量高於水中數倍乃至數百倍。所以水體底質的監測對查清某些汙染物對水體的汙染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如松花江的某些斷面從水中不易檢出汞,但從底質中卻可檢出。底質監測采樣點的選擇與項目的確定,可參考水質監測。

(5)水生生物的調查與監測:了解水生生物種群與數量的變化,有助於判斷水汙染狀況。因為壹定的生物是在壹定的環境中生長,因此,水汙染必然會引起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70年代英國學者根據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群落結構的變化,提出了從生物學角度評價河流水質的標準。近年來,我國學者在長江、湘江、官廳水庫、洞庭湖等水體都曾應用生物監測方法評價水的汙染狀況。采用大型溞生物測試技術研究水中沈積物毒性或用於水質監測,能綜合反映水體汙染情況及汙染物的毒性,是壹種較為理想的生物測試方法。在水生生物監測中觀察水生動物(魚類、兩棲類等)的外周血微核出現率、染色體畸變等作為監測水環境中基因毒劑汙染的指標,已受到極大的關註。水生生物體內殘毒的測定,對水汙染的評價,尤其是了解汙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消長規律是不可缺少的指標。在沿河的水質監測站中設立專門實驗室,利用魚類檢查水環境中的毒性物質,是非常必需的,例如在德國的埃姆斯河和立貝河(均系萊茵河支流)的水質監測中,於70年代起就得到廣泛應用,為水汙染提供了較好的情報。此外,亦可對水環境中的大腸菌群、腸道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進行監測。

2.湖泊、水庫的調查和監測 調查方法和監測項目基本上與江河水系相似。但要考慮湖泊、水庫自身的特點,可在汙染源廢水排入湖泊、水庫周圍、湖水與庫水流出處及用水點周圍選點,並以清潔岸水樣作對照。由於湖水、水庫水流動較少,特別在夏季湖泊、水庫的表層水溫度較高,深層水溫較低,水體垂直方向不易混合,因而水體內不同深度的水質有所不同,故須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樣進行檢測。鑒於湖泊、水庫水流速緩慢,沈降作用較強,所以對水體底質(沈積物)和生物的監測顯得更為重要。同時還應註意湖泊水體有無富營養化的先兆,因而應加測水中磷、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