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京劇老旦名家有哪些人

京劇老旦名家有哪些人

老旦行前輩名家多多,譚誌道、羅福山、謝寶雲、龔雲甫、松介眉、文亮臣、臥雲居士、李多奎等等等等。真正老旦挑大梁演戲的是從龔雲甫龔先生開始的,稱之為龔派。但可是現在宗龔派人甚少。李多奎 (1898——1974),師承羅福山,私淑龔雲甫,並得龔雲甫琴師陸五(彥亭)的輔佐,於30年代享名,成 為唱工老旦代表人物,至40年代自成壹家。 李多奎原名萬選,字子清,原籍河北省河間縣,伯父業場面,人稱“胡胡李”。李多奎幼年坐科習老生,變聲後曾隨龔雲甫的琴師陸硯亭學拉胡琴。嗓音轉好後,經龔雲甫建議改學老旦,李拜在以做工見長的老旦羅福山門下,正式改唱老旦,並經常向龔雲甫請益。值得慶幸的是李多奎有壹把“師父胡琴”,即龔雲甫的琴師陸硯亭。龔雲甫去世後,李把陸彥亭請到家中,名為吊嗓,實為向陸請藝。由於李恭敬好學,陸便把“龔”派唱法的精髓傾囊相贈。當時陸對李要求很嚴,不論是吊嗓子,還是臺上演出,都是壹絲不茍。李多奎對陸的要求亦十分尊重,並且下苦功夫鉆研,所以李能全面、系統地繼承、掌握龔雲甫“龔派”的唱腔藝術。李多奎曾與余叔巖、王又宸、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金少山、裘盛戎等名家同臺合作。在近四十年的演出生涯中,他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對“龔派”作了較大的發展,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創出了大紅特紅的李多奎“李派”老旦藝術。 李多奎的嗓子不僅“雌音”、“衰音”具備,而且特別洪亮寬厚,爽朗響堂。他的音質飽滿明凈,高低音均佳。他高腔唱來蒼勁挺拔,而低腔則盤旋下行委婉沈著。“李派”最突出的創造就是能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把“衰音”和“雌音”結合,以調劑性的唱法用“潤”音沖淡“澀”音,再以“嬌、脆、柔”等不同音色來表達人物的內涵。只舉《釣金龜》〔原板〕第壹句唱腔“叫張義我的兒聽娘教訓”來說明“李派”如何運用各種音色來表達人物的聲容和精神面貌。“叫張義”用雌音,壹聽就像女性的聲音。“我”和“的”字經澀音發展時,用潤音調劑,使其發展成蒼音,“兒”字發音清脆,然後再回到蒼音上,單這個“兒”字就有脆有柔有嬌有顫,把“雌音”和“衰音”結合得精到絕妙。按習慣“兒”字應用湖廣韻處理,唱成第三聲“上”聲字。但李多奎直接用北京音唱出“兒”在,這樣壹改,在感情上更強烈、更親切,同時也顯示了他的“嬌、潤、柔、脆”互相配合的特色。後面“聽娘教訓”的“娘”字,又唱得很脆,而“訓”字又用柔腔向下低落回旋,特別表現出“衰音”來……建國後,李與裘盛戎合演壹出舊戲新排的《赤桑鎮》。劇中〔西皮〕、〔二黃〕腔調俱全,而且還有老旦和花臉的接口對唱,唱腔非常精彩。此劇業已列入京劇經典劇目。 李多奎在唱腔的創作上,也采取了“龔派”的創腔原調。他大膽地吸收其他行當的唱腔,加以潤色,使之成為符合自己風格、特色,符合劇情需要的“李”派唱腔。 李多奎演唱藝術豐富的表現力和巨大的感染力,使他繼龔雲甫之後為京劇老旦的傑出代表人物。從三十年代以後,不但他主演的單折戲,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就是在群戲之中扮演壹個配角,也被推崇成主要角色。 他擅演的劇目有《斷太後》、《打龍袍》、《釣金龜》、《行路哭靈》、《太君辭朝》、《望兒樓》、《滑油山》等等。壹生收徒甚多,私淑者更眾,較有成就者為李盛泉、李金泉、王曉臨、王夢雲等。後起的老旦演員大都宗法“李派”。他的真假弟子在老旦行當裏比比皆是。 李鳴巖,1935年出生。著名京劇老旦李鳴巖演出(18張) 出生於藝人家庭,自幼隨父李連甲學戲、演戲。工老生、老旦,曾受教於徐鳴策、安舒元、譚小培、貫大元、雷喜福、李多奎、李金泉、王玉敏、時青山等老師,是中國戲曲學校首屆畢業的高材生。1953年專工老旦後,於1958年拜李多奎先生為師,深得真傳。在近60年的舞臺實踐中,她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常演劇目有《太君辭朝》、《望兒樓》、《遇後龍袍》、《釣金龜》、《赤桑鎮》等。近年,李鳴巖先後在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北京戲校、北京京劇院、戰友京劇團、風雷京劇團、天津戲校、天津京劇團、上海戲校、上海京劇院、南京京劇院、山東京劇院、煙臺京劇院、武漢戲校教戲指導,並到臺灣講學,桃李遍及神州大地。 袁慧琴 袁慧琴(1965~ ),女,湖北宜昌人。中國京劇院國家壹級演員。中國京劇院三團主要演員。工京劇老旦。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湖北省宜昌市青聯副主席、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西城區慈善形象大使。民建會員。 1978年考入宜昌市京劇團學員班,由靳萬春開蒙,學老旦。1980年入湖北省戲曲學校向劉煜老師學習。1983年拜李金泉為師。1987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大專班繼續深造。從李金泉、楊韻清、孔雁等老師學習。學習了《李逵探母》、《罷宴》、《徐母罵曹》、《滑油山》等諸多傳統劇目,打下了基礎。1990年畢業留校在實驗劇團任演員。1990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時,演出了新編古代劇《契丹英後》,受到好評。1993年調入中國京劇院。在現代戲《北國紅姑娘》中扮演朝鮮族婦女安順福。 曾榮獲2000年文化部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壹等獎,2001年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表演獎,梅花獎等。在2008年5月5日袁慧琴在國家大劇院舉行個人演唱會,這是第壹位在國家大劇院開“個唱”的京劇演員。2008年初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播出戲曲電影《對花槍》,其中壹個24分鐘的長鏡頭引起在場專家驚嘆,這樣的長鏡頭在中國戲曲電影史上還是首次。她的唱腔吐字清楚、噴口有力、行腔流暢、韻味醇厚,讓人聽起來仿佛有穿雲貫石的力度和氣勢! 蘭文雲 蘭文雲天津青年京劇團老旦演員,梅蘭芳金獎獲得者。女,1965年生。 藝術經歷 1981年畢業子天津市戲曲學校,工老旦。曾先後向王玉敏、孫玉祥等問藝。在學校即迷戀李多奎氏之聲腔,並亦步亦趨,悉心揣摩,按圖索驥,刻意摸擬。畢業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從藝後,即惹人註目,展 露光彩。1986年11月,更有幸得拜與李(多奎)氏合作多年之著名琴師周文貴名下為徒,夙願得償,如魚得水,在乃師悉心傳授下,精究細研,字斟句酌,子勤奮磨礪中頓悟李氏聲腔藝術之真諦。自此豁然開朗,漸入佳境,藝事突飛猛進。幾年來,她隨團先後出訪港、澳、臺,均獲轟動效應。藍文雲不滿足已有成績,為了開拓戲路,近年又向做表方面進取,在《五鬼抓劉氏》中,她不僅有繁難的唱工,還有“搶背”、“甩發”、“跪磋步”和水袖等技巧的發揮。 代表劇目 常演劇目有《望兒樓》、《行路哭靈》、《釣金龜》、《遇後龍袍》、《赤桑鎮》、《朱仙鎮》、《遊六殿》、《四郎探母》等。 藝術特色 她行腔老到,韻味醇厚,神完氣足,壹氣呵成。潤腔不僅細膩古樸,而且飽孕人物感情,可謂寓情於聲,聲情並茂。她表演的《釣金龜·行路訓子·哭靈》、《望兒樓》、《遇皇後·打龍袍》和《遊六殿》、《朱仙鎮》諸劇,以其高亢嘹亮的歌喉、出類拔萃的“擻”音,先聲奪人,取悅觀眾。 趙葆秀 趙葆秀,女,北京京劇院主演,國家壹級演員,工老旦,著名老旦表演藝術家李金泉先生的得意高徒,生於1948年,祖籍北京,滿族。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戲劇家協會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北京市勞動模範。 藝術經歷 1959年入北京戲曲學校,師從孫甫亭、孫振泉等,196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戲曲學校分入北京京劇院。1981年拜李金泉、何盛清為師。畢業後在名師指導下技藝日漸完美,在塑造的眾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中充分展示了她精於創造角色的才華和大膽創新勇於突破程式的限定。 她在業余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普及京劇的事業中,是北京市振興京昆協會理事,“京劇之旅演講團”成員,多次到大專院校講課。她從事普及少兒京劇工作已有十余個年頭,經她培養過的孩子成績突出,多數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