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年。
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346—395)逝世。他在臨終前,將帝國分與兩個兒子繼承。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又稱拜占庭帝國。
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壹部分。
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並入版圖。最後在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滅亡。
西羅馬帝國的都城羅馬。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裏克率領下,進入意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許多衛國。
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壹個皇帝羅慕路斯,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誌著奴隸制度在西歐的崩潰。
擴展資料:
3世紀後期羅馬皇帝戴克裏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臘各設立壹個皇帝(稱奧古斯都),輔佐他們的各設壹個副皇帝(稱凱撒)。這個分裂壹直維持到4世紀。
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重新將自己立為整個帝國的唯壹皇帝。君士坦丁決定建立壹個新的首都,他選擇了拜占廷(今伊斯坦布爾)。
330年這個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稱之為新羅馬(Nova Roma)。但壹般人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
這個新的首都成為他的管理機構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壹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雖然在君士坦丁的統治時期這個帝國還不是拜占廷帝國,但基督教是拜占廷帝國的壹個特性,是它與相信多神教的羅馬帝國的分界線。
另壹個分界線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戰役(又譯阿德裏安堡戰役)。這場敗仗,以及皇帝瓦倫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國和中世紀帝國分家的時間。
瓦倫斯的繼承人狄奧多西烏斯壹世將整個帝國再次分開。395年他將這兩部分分別交給他的兩個兒子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裏烏斯。
阿爾卡狄烏斯成為東部的統治者,霍諾裏烏斯成為西部的統治者,他的首都是米蘭。從這個時候開始東部的這個帝國壹般被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廷帝國。
拜占廷帝國基本上避免了西羅馬帝國3世紀和4世紀所遭遇的困難。這裏有許多原因。首先這裏的城市文化已經相當成熟了,其次民族大遷徙時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羅馬的財富。
5世紀中西羅馬帝國多次被征服,拜占廷帝國頂多交納貢獻就可以免除遭難了。狄奧多西斯二世進壹步加強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城墻,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
476年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拜占廷帝國的利奧壹世與哥特人談判,他結束了哥特人對東部帝國的威脅,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羅馬帝國疆土了。
395年龐大的羅馬帝國飽受各路蠻族侵擾,為便於管轄而將帝國壹分為二,東部帝國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首府,因此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廷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在經歷了包括匈奴和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復侵襲之後終於咽下了最後壹口氣,拜占廷遂成為唯壹的羅馬人帝國——實際上他們壹直以純正羅馬血統自居。
百度百科——羅馬帝國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