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果補語。表示動作產生的結果。如:
(1)大夫把這個孩子救活了。 (“活”是結果補語。)
(2)我聽懂了這個英文句子。 (“懂”是結果補語。)
2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的趨向。比如人們常用“來”、“去”作趨向補語,如:
(1)進來。(“來”是趨向補語,表示動作向著妳。)(2) 進去。(“去”是趨向補語,表
示動作背著妳。)
(3)他到北京來。(妳在北京)。 (4)他到上海去(妳在北京)。
3 程度補語。用“得+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程度,如:
(1)他跑得快。(“快”是程度補語。)
(2)英語他說得很流利。(“流利”是程度補語。)
4 可能補語。用“得/不+了(或下)”表示動作的可能,如:
(1)這些飯我吃得了。(這些飯我吃不了)。(“得了/不了”是可能補語)
(2)這間屋子坐得下100人。(這間屋子坐不下100人)。
5 時量補語。它是用“賓語+動詞+時量詞”,表示動作時間數量,如:
(1)我在北京住了壹個星期。(“壹個星期”是時量補語)。
(2)這個地方不遠,走五分鐘就到了。(“五分鐘”是時量補語)
6 動量補語。用“次”或“遍”表示動作發生的次數,如:
(1)這個電影我看了三遍。
(2)巴黎我去過兩次。
7 介詞短語補語。用“於、自、向”等介詞及其短語,放在動詞後面作補語,如:
(1)魯迅生於1881年。
(2)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話。
(3)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