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杯的稱呼有:樽、觴、盅、鬥、酌、白、觶、杯杓、觥等。
酒杯是指用來飲酒的具。最原始的酒杯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像貝殼、葫蘆、動物的犄角等,在石器時代已有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了正式的酒杯。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酒杯是陶制酒杯,其產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時期。
至商代時,由於釀酒技術的逐漸發展成熟,已能用各種糧食制出不同品種的酒來,加之文化相對發達,祭祀盛行,青銅酒杯應運而生。而且生產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紋飾之美都是前所未有的。從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也考古發掘了眾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燒制的酒杯。
青銅時代的酒具簡介:
青銅器最早起源於夏朝,到發現的最早的酒器是二裏頭文化時期的爵。到了商朝,青銅鑄造技術有了長足進步,酒具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有多繁榮?據《殷周青銅器通論》,商周的青銅器***分為4大部、50類,其中酒器就占有24類。
青銅酒器按用途分,分為溫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禮器5類,而每壹類酒具裏又有許多式樣。商朝開始,有專門以制作酒具為生的人,被稱為“長勺氏”或“尾勺氏”,周朝稱其為“梓人”。春秋戰國以後,青銅器逐漸走下坡路。於是,更加輕便的杯具逐漸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