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壹:大力鼓吹毛的豐功偉績,以反對現行的大好形勢;
特點二:扛著反腐敗的旗幟大搞腐敗,從被雙規的大腐敗分子看,絕大多數是經歷過文革造反運動的人物,他們最善於當面喊萬歲背後下毒手
特點三:扛著改革的旗幟反改革,典型的代表是股市中的上主席,原足球界的Y掌門,他們喊改革的口號最響,但改革的結果卻最差。主要特點有這些,另有看法請網發表高見
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在60年代的西方,有相當壹部分年輕人蔑視傳統,廢棄道德,有意識地遠離主流社會,以壹種不能見容於主流社會的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現實社會的叛逆,這些人被稱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參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為主要內容的反叛運動被稱作“嬉皮士運動”。
嬉皮士運動是在反叛的自我意識的推動下開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美國紐約等地以奇裝異服和怪異行為反抗傳統的比尼基分子。這些人鼓吹遠離社會,提倡“新生活”、“新文學”和“新藝術”,他們吸大麻,聽爵士樂,反對傳統的兩性觀念,並創造了“hip”這個詞,開嬉皮士文化之先河。
60年代在學生反叛的歷史氛圍之下,嬉皮士運動形成規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風氣。當時,許多年輕人以著奇裝異服,留長發,蓄長須,穿超短裙,吸毒品,聽爵士樂,跳搖擺舞,同性戀,群居村等極端行為反抗社會,抗拒傳統。1967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壹個名叫麥克·梅特利的16歲的中學生離家出走,周遊全國,希望尋找友誼和手足之情。1968年,他回到了家鄉萊頓城,與7名輟學的大中學生壹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萊頓公社”。他們生活簡單,男女分居,從木屋旁的小溪裏汲水,用木材燒飯,主要食品是馬鈴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尋找友誼”等口號的引導下,群居活動在美國興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舊金山的衿樹嶺地區、落山磯的日落帶和紐約的東村,後來遍及全國。1970年,全美國有200多個群居村,成員4萬人,1971年發展到近3000個群居村。群居村裏崇尚反樸歸真的生活,實行財產、子女乃至性愛的公有制,註重教育和環境保護。群居村的成員們要創造壹種另類的生活,他們認為,“我們生活在美國,但我們不屬於美國”。群居村活動壹直持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嬉皮士運動迅速蔓延到歐洲,在歐洲出現許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聯邦德國,這樣的群居村大約有11萬個。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壹個北歐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員都是青年男女,他們拋棄壹切現代文明的束縛,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嬉皮士們還熱衷於用極端的方式來發泄自己。他們從吸毒中尋找幻境,尋求刺激。60年代吸毒在年輕人中甚至成為壹種時尚。據美國《新聞周報》報導,1969年,美國57所大學中有31.5%的學生沾染過毒品,有人稱這種現象為“毒品文化”。有的嬉皮士還醉心於男女性愛和同性戀之中,以追求快感,擺脫苦惱,蔑視和反抗傳統的性愛觀。
很多嬉皮士來自白人富裕家庭,他們拋棄富裕,來感受並贊美貧窮,體驗簡單而隨意的生活。正因為這些富家子弟享受過主流的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才有可能成為這種雖然舒適但扼殺人的創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過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從而對它進行批判。1969年,青年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羅斯紮克發表了《反主流文化的形成》壹書,該書明確指出,反主流文化是對現代技術社會的壹種反思。反主流文化的參加者們不屑於像新左派和學生運動的參加者們那樣,用參與性民主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他認為只要客觀意識的觀念還在控制著社會,技術對社會的控制、專家對社會的統治就不會結束。嬉皮士們認為,美國是壹個被慣例和陳規所充斥的世界,它已經成為壓制人的個性,迫害個人自由生活的陳規陋習的總和,只有逃離這個社會,擺脫與現實社會和現實文化模式的種種聯系,才能使個人和美國社會免於走進死胡同。為了有效地反抗這技術高度發達、物質極端豐裕、但人的精神受到控制的社會,他們提出“回到史前”的口號,希望在史前時期尋找精神力量。他們特別欣賞“無為而治”,認為只有無為而治的簡樸社會,簡單生活,才能保證公民個人的尊嚴和自由。因此,他們從生活做起,掀起“生活的革命”,來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術的、物質的社會。
垮掉的壹代英文是Beat Generation
壹、Beat的來歷和含義
Beat壹詞的意義有十幾種:令人厭倦、疲憊、困頓、不安,消耗、搖滾音樂中的節拍,敲打等等。該詞由凱魯亞克最先使用,按他自己說是聽到壹個朋友用這個此來表達精神上的絕望和世界末日快要到來的感覺,後來有壹次他在家鄉的教堂裏受到啟示,覺得這個詞與《聖經》裏耶酥“登山訓誨”的福音(the Beatitudes)又有聯系,同時它又象征當時流行的“博普”音樂(壹種節奏瘋狂急促的爵士音樂)的節奏,他因此用Beat來概括他們這些“徹底垮掉而又滿懷信心的流浪漢和無業遊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約翰?霍爾姆斯指出,Beat在這裏主要是指“精神/心靈意義上的某種赤裸裸的直率與坦誠,壹種回歸到最原始自然或意識時的感覺。”(紐約時報雜誌,1952年11月)也有人認為它體現了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的精神,可以用“我不知道,我不在乎,反正都壹樣”和“垮掉即幸福”兩句話來概括。50年代末,垮掉派作家被媒體稱為Beatniks,這壹稱謂來自前蘇聯發射的人造衛星Sputnik,帶有貶義。
二、“垮掉的壹代”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壹種恐懼***產主義的心理籠罩著美國的統治階層。他們對外實行冷、熱戰,對內實行高壓政策,出現“麥卡錫主義”,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相互不敢信任。人們對這壹現實極為不滿,又不敢反抗。個人權力遭到無情踐踏,美國所標榜的自由與民主的幌子也被徹底撕爛,傳統的道德與價值觀、善與惡的正統教義、理性與秩序等顯然已經不能說明戰後這個荒誕的世界。在這種氣氛中,文化領域也受到直接影響,小說、詩歌、電影和雜誌不是受到麥卡錫主義的汙染,就是因保守的新批評家的苛責挑剔而變得毫無生氣。文學藝術只局限於高雅而保守的狹窄範圍。此時,存在主義傳遍美國,在小說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人的作用下,形成美國式的存在主義。在這壹人生哲學影響下,人們摒棄了傳統的倫理道德,選擇另壹種生存方式。青年們身穿奇裝異服、頭留長發,滿嘴粗話,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們鄙視壹切、否定壹切,厭惡固定的工作、結婚和家庭生活,他們提倡回歸原始生活,吸毒、酗酒、偷盜等無所不為,極為沈淪。但在這種沈淪中,他們又有激昂的壹面,他們反對壟斷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討厭機器文明。可以說,他們是壹批無政府主義的個人主義者,壹批從自我出發、瘋狂追求個人絕對自由的年輕人。
三、“垮掉的壹代”的產生與結束
“垮掉的壹代”誕生於1955年,那壹年,幾位在舊金山活動的詩人聯合舉行詩歌朗誦會,金斯伯格朗誦了他的新詩《嚎叫》,代表“垮掉的壹代”向社會發出憤怒的、聲嘶力竭的抗議,標誌著“垮掉的壹代”正式形成。代表人物主要有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代表作《嚎叫》(Howl)被譽為50年代的《荒原》;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1922-1969),被稱為“垮掉派之王”,代表作《在路上》(On the Road)與《嚎叫》壹起被認為是“垮掉的壹代”的《聖經》;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1914-1997),代表作《裸露的午餐》(Naked Lunch)。其他重要人物還有加裏?斯奈德(Gary Snyder)、格利高裏?考索(Gregory Corsu)等。“垮掉的壹代”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於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他們的作品已不再具有前期的那種震撼力與新鮮感,運動漸入尾聲。雖然如此,到70年代,“垮掉的壹代”已得到普遍承認,被看成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金斯伯格在1974年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成員。他的《美國的衰亡》(The Fall of America)同年獲美國全國圖書獎。
四、“垮掉的壹代”的特點、意義和局限
在文學領域內,“垮掉的壹代”矛頭直指重形式輕內容、遠離現實的學院派傳統,而以布萊克、華茲華斯、美國超驗主義詩人、惠特曼、威廉斯這些不落俗套、具有反叛精神同時又深切關註社會狀況和人類命運的文學家為楷模。他們拋棄文學中的清規戒律,師從被新批評派貶低的浪漫主義詩人,就是為了解放被壓抑的想象力,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個性和需求,也就是要像吸毒、參禪和縱情於爵士樂壹樣,解放自我。他們寫的是壹種即興的、屬於準文化的反詩歌。他們用呼吸調節詩行的節奏,發揚光大了林賽和桑德堡開創的現代詩朗誦藝術,把詩歌從文學講臺重新帶回街頭。“垮掉的壹代”生活上的放蕩和文學上的反叛是他們的探索歷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為了最準確地表現自我和表達對美國社會的抗議,他們對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壹直都在進行不懈的實驗和探索,並形成了壹整套獨特的創作觀和美學思想,其核心就是凱魯亞克提出的“自發性寫作”(spontaneous writing)的觀點。這種觀點同新批評和艾略特的非個性化原則直接對立。凱魯亞克曾經嚴厲批評了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客觀性原則,說它是對詩人的“束縛”,使他不能“自由地歌唱”,並且閹割了詩中的“男子氣”。因此“垮掉的壹代”師從布萊克和惠特曼那樣熱情奔放、蔑視教條、崇尚自由的浪漫派詩人。金斯伯格的許多詩作在壹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惠特曼的《自我之歌》的現代翻版。另外,凱魯亞克還受到葉芝在下意識或催眠狀態下寫作的啟發,認為作家必須在沒有任何束縛的狀態下寫作。他把寫作看成和吸毒或參禪壹樣,試圖擺脫壹切羈絆,追求絕對自由。他不僅反對各種文學規範和寫作要求,甚至反對選材、修改或預先設計意象的意義,因為所有預先設定和事後修改都會限制或歪曲思想和情感的真實和自由表達。他認為作家只應該“跟隨自由聯想”,忠實地記錄在寫作的“那壹刻”湧現出來的思想、情感、意象和事件。作家甚至不應該有意識地去寫什麽,而應該,“如果可能的話,在壹種半醒狀態下‘下意識’地寫”,這樣才不會受到意識的妨礙。他把自己的寫作稱之為“自發性寫作”。這種寫作方法影響了許多垮掉派作家。金斯伯格告訴人們,《嚎叫》的創作也受到凱魯亞克的“自發性寫作”的影響,而且詩的第二部分就是他在服用毒品之後在迷幻中寫出的。他在1986年所寫的《向全世界祝福》(Cosmopolitan Greetings)這首詩中還借用西藏活佛宗喀巴的話來表達這種美學思想:“最初的思緒,最好的思緒”(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垮掉的壹代”重視藝術形式,但在他們看來形式是由內容所決定並為表達內容服務的。他們作品中的內容都是他們親身經歷、親身體驗、親身追求的東西。他們毫不羞愧、毫無顧慮地在作品中坦述自己最隱秘、最深刻的感性;強調感覺的自然流露,主張打破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障礙。他們的創作具有明確的目的,那就是要表達自我、批判現實、影響讀者、改革社會。就連他們中最為保守的巴勒斯後來也認為,美國作家再也不能假裝對政治漠不關心,寫作的目的就是要感染讀者大眾,影響歷史發展。這方面最突出的是金斯伯格,他在許多場合表達過他關於文學的社會意義和教育作用的觀點。他相信“壹種崇高的詩歌和戲劇,足以改變民族意誌,喚起民眾覺悟”。
局限:“垮掉的壹代”在某些社會和政治問題上采取的立場值得稱道,如針砭時弊、揭露社會陰暗面、積極參加反戰運動、人權運動、環保運動等,但他們身上也有許多不健康的東西,特別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非常不足取。他們是美國社會的受害者和反抗者,也是美國社會的壹種墮落現象,他們反對異化,自己卻故意扭曲自己,他們反對壓迫,卻選擇了壹條毀滅之路。他們所采取的非理性的、瘋狂的和自暴自棄的反抗方式,貌似積極實則消極,事實證明它提供的是失敗的經驗。
除垮掉的壹代,還有迷惘的壹代,憤怒的壹代(也譯為憤怒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