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負帝殉海的地點在崖山。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裏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壹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祥興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晚,人類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壹場大規模海戰畫上了句號。當日,風雨交加,宋元兩軍在珠江口西面的崖門銀洲湖海面上進行了最後的存亡決戰,海面被鮮血染紅。南宋戰敗,就此亡國。
近20萬南宋軍民或戰死、或投海,壯烈殉國。南宋被俘丞相文天祥在元軍艦船上親眼目睹了這壹切,悲憤不已。據《宋史》記載,7日之後,海上浮屍近10萬具。
擴展資料:
陸秀夫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崖山海戰兵敗,背著衛王趙昺赴海而死,時年四十四歲。
崖山海戰是南宋與忽必烈蒙元帝國的壹次大決戰,這場戰爭直接關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以南宋軍全軍覆沒告終,此次戰役標誌著南宋的滅亡。
這場戰役,是南宋的漢族政權對蒙元軍隊的最後壹次有組織抵抗。這壹次戰役的失敗,標誌著作為非漢族政權,第壹次在地域上全面征服了以往數千年的漢族中原政權。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余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壹整個中國。中國第壹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提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壹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
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壹次嘗試化為泡影。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在冷兵器時代的東亞季風區,集權農業帝國或許是文明延續的最優選擇。
百度百科-陸秀夫
百度百科-崖山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