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板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全球板塊
放大
全球板塊
目錄
[隱藏]
* 1 概念
* 2 板塊構造學說的歷史演進
* 3 板塊分布
* 4 板塊的邊界
* 5 板塊的運動
* 6 參看
[編輯]
概念
板塊是板塊構造學說所提出來的概念。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並非整體壹塊,而是分裂成許多塊,這些大塊巖石稱為板塊。板塊之中還有次壹級的小板塊。
[編輯]
板塊構造學說的歷史演進
1.1909年克羅地亞地震學家Mohorovicic發現地殼與地函的交界(crust-mantle boundary)
2.1913年Guetenberg發現了地函與地核的交界(core-mantle boundary, CMB)->地球具有分層的現象, 且能具體說明分的深度。
3.1915年大氣學家Wegener根據地質證據, 提出大陸漂移學說(continental drift), 因缺乏飄移的動力來源而不為接受。
4.1929年Holmes相信大陸地殼下的熱對流是造成大陸的分裂和飄移的原因, 首次提出聚合與張裂的想法。
5.1940年代,發現海洋地殼, 與大陸地殼的花崗巖質不同, 厚度也僅七公裏。
6.1954年日本地震學家Wadati與美國地質學家Benioff發現連接海溝與火山島弧底下的震源分布,有壹項內陸傾斜的帶狀構造(Wadati-Benioff Zone), 為板塊構造學說想法的先驅。
7.1956年Irving等人測量陸地的古地磁發現, 若回推磁極,大陸都歷經長期漂移,且移動路徑與Wegner所描述十分接近。
8.1959年哥倫比亞大學的Heezen與Tharp根據水深資料繪出第壹張海底地形圖,清楚顯示了洋脊與海溝。
9.1962年Hess指出地函的熱對流導致海洋地殼從中洋脊(Mid ocean ridge, MOR)向外伸張,隱沒於海溝,迫使大陸水平移動。板塊學說於焉成形,由原本的水平移動思維進化成地球內部的運動影響地表的想法。
10.1960年代,得到陸地的古地磁逆轉時間表, 也認為洋脊兩側交互出現的正反磁極,應為海洋地殼側向生長造成。
11.現在:已經能夠掌握全球各地海洋地殼年齡以及洋脊擴張速率以及海溝隱沒速率,我們可以標出板塊的形狀,分布以及移動速率及移動歷史。
[編輯]
板塊分布
目前全球可分為七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澳洲板塊、北美板塊、南美板塊和南極板塊——以及十余個較小的板塊。
板塊實際上就是巖石圈(lithosphere),包含了地殼(crust)以及壹小部分的上部地函(upper mantle)。因此板塊沒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組成命名為“大陸性的板塊”與“海洋性的板塊”。
[編輯]
板塊的邊界
分為張裂型板塊邊界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海溝、火山島弧、褶皺山脈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拉張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是兩個板塊互相摩擦的地區。
資料來源: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全) 王執明教授主編 龍騰文化出版社
板塊有三種運動方式:converge(聚合)、diverge(張裂)與conserve(保守)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即構成三種不同型態的邊界。聚合性板塊邊界是板塊互相擠壓,如喜馬拉雅山,中央山脈、阿爾卑司山,島弧、海溝等等。張裂性板塊邊界如中洋脊(海上張裂)與東非大裂谷(陸上張裂)。保守性板塊邊界是指洋脊所伴生的轉型斷層(transform fault),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編輯]
板塊的運動
板塊在軟流層之上運動,由地幔對流柱產生驅動力而運動。
[編輯]
參看
* 板塊構造學說
* 大陸漂移學說
* 海底擴張學說
* 地幔熱對流假說
取自"blog.org/wiki/%E6%9D%BF%E5%A1%8A"
頁面分類: 地理 | 地質學
板塊構造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板塊構造學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板塊構造論,或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說學”或“板塊構造學”,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壹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巖石圈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分為六大板塊,海洋和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根據這種理論,地球內部構造的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外層的巖石圈和內層的軟流圈。這種理論基於兩種獨立的地質觀測結果:海底擴張和大陸漂移。
目錄
[隱藏]
* 1 前寒武紀
* 2 寒武紀
* 3 奧陶紀
* 4 誌留紀
* 5 泥盆紀
* 6 石炭紀早期
* 7 石炭紀晚期
* 8 二疊紀
* 9 三疊紀
* 10 侏羅紀
* 11 侏羅紀晚期
* 12 白堊紀
* 13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
* 14 始新世
* 15 中新世
* 16 冰川時代晚期
* 17 現代世界
* 18 未來世界
* 19 1.5億年後
* 20 2.5億年後
* 21 資料來源
[編輯]
前寒武紀
前寒武紀晚期超大陸和“冰室”世界(距今6億5千萬年前)
形成於11億年前的羅迪尼亞超大陸這時開始分裂。前寒武紀晚期的世界與現在的氣候十分相近,是壹個“冰室”世界。
羅迪尼亞大約在7.5億年前分裂成兩半,形成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編輯]
寒武紀
寒武紀:古生代的開始(距今5億1,400萬年前)
具有硬殼的生物在寒武紀第壹次大量出現。諸大陸為淺海所泛濫。超大陸岡瓦那開始在南極附近形成。
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勞倫西亞(Laurentia,北美)、波羅地(Baltica,北歐)和西伯利亞(Siberia)這幾個古大陸之間擴張。
[編輯]
奧陶紀
古海洋隔開諸大陸(距今4億5,800萬年前)
奧陶紀時,古海洋分隔開勞倫西亞、波羅地、西伯利亞和岡瓦那大陸。奧陶紀末期是地球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之壹。岡瓦那大陸的南方完全為冰所覆蓋。
巨神海(Iapetus Ocean)隔開了波羅地和西伯利亞大陸,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分隔開岡瓦那大陸、波羅地和西伯利亞大陸,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則覆蓋了北半球的大部分。
[編輯]
誌留紀
古生代海洋閉合,諸大陸開始碰撞(距今4億2,500萬年前)
勞倫西亞與波羅地大陸的碰撞閉合了巨神海的北面,並形成了“老紅砂巖”(Old Red Sandstone)大陸。珊瑚礁擴張,陸生植物開始覆蓋荒蕪的大陸。
大陸碰撞導致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加裏東山脈(Caledonide Mts.)的形成,以及大不列顛北部、格陵蘭和北美東海岸的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 Mts.)的形成。
[編輯]
泥盆紀
泥盆紀:魚類的時代(距今3億9千萬年前)
泥盆紀時,古生代早期海洋閉合,形成“前盤古(pre-Pangea)”大陸。淡水魚類從南半球遷徙至北美和歐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長。
植物大量生長,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的煤炭。
[編輯]
石炭紀早期
石炭紀早期盤古大陸開始形成(距今3億5,600萬年前)
石炭紀早期,歐美大陸(Euramerica)和岡瓦那大陸間的古生代海洋閉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 Mts.)和維利斯堪山脈(Variscan Mts.)。南極開始形成冰帽,同時四足脊椎動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澤開始發展。
[編輯]
石炭紀晚期
石炭紀晚期:巨大煤炭沼澤的時代(距今3億600萬年前)
石炭紀晚期,由北美及歐洲組成的大陸與南方的岡瓦那大陸碰撞,形成了盤古大陸(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蓋,而巨大的煤炭沼澤則沿著赤道形成。
以赤道為中心,盤古大陸從南極延伸至北極,並將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與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東、西兩側。
[編輯]
二疊紀
二疊紀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滅絕(距今2億5,500萬年前)
二疊紀時,巨大的沙漠覆蓋了西盤古大陸。同時爬行動物擴散到整個超大陸。99%的生物在滅絕事件中消失,標誌著古生代的終結。
[編輯]
三疊紀
三疊紀末期,盤古大陸形成(距今2億3,700萬年前)
形成於三疊紀的盤古超大陸使陸生動物可以從南極遷徙到北極。在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之後,生命開始重新多樣化。同時,暖水生物群落擴散到整個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編輯]
侏羅紀
侏羅紀早期:恐龍遍布盤古大陸(距今1億9,500萬年前)
侏羅紀早期,中南亞開始形成。寬廣的古地中海將北方大陸與岡瓦那大陸分隔開。盡管盤古大陸依然完整,不過可以聽到大陸開始分裂的隆隆聲。
[編輯]
侏羅紀晚期
盤古大陸開始分裂(距今1億5,200萬年前)
侏羅紀中期,盤古大陸開始分裂。侏羅紀晚期,中大西洋是將非洲與北美東部隔開的狹窄海洋。東岡瓦那大陸開始與西岡瓦那大陸分離。
[編輯]
白堊紀
新的大洋張開(距今9,400萬年前)
白堊紀時南大西洋張開。印度從馬達加斯加分離,加速向北對著歐亞大陸撞去。值得註意的是,北美仍與歐洲相連,澳大利亞仍然是南極洲的壹部分。
白堊紀時全球的氣候比現在要溫暖。恐龍與棕櫚樹出現在現在的北極圈,南極洲以及澳洲南部。雖然白堊紀早期的極區可能會有壹些冰帽存在,但是整個中生代都沒有任何大規模的冰帽出現過。
白堊紀是海盆迅速張裂的時期。中洋脊迅速擴張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編輯]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
恐龍時代的終結(距今6,600萬年前)
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地球。這個直徑16千米的彗星的撞擊導致了全球氣候變化,恐龍和許多其他種類的生物因此而滅絕。白堊紀晚期,海洋繼續拓寬,印度接近亞洲南緣。
[編輯]
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開始撞擊亞洲(距今5,020萬年前)
5千萬至5千5百萬年前,印度開始撞擊亞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原本與南極洲相連的澳洲,此時也開始迅速向北移動。
[編輯]
中新世
世界顯出現代構造(距今1,400萬年前)
2千萬年前,南極洲被冰雪所覆蓋,同時北方各個大陸迅速冷卻。世界看起來和現代相似,不過請註意佛羅裏達和亞洲的壹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編輯]
冰川時代晚期
過去3千萬年來地球進入冰室氣候(距今18,000年前)
當地球處於“冰室”氣候時,兩極皆被冰雪覆蓋。極區冰蓋因為地球軌道變化(米蘭柯維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擴張。最後壹次極區冰蓋擴張發生在18,000年前。
[編輯]
現代世界
現今世界有定義明確的氣候帶
我們進入了大陸碰撞的新階段,這最終會在未來形成新的盤古超大陸。全球氣候在變暖,因為我們正在脫離冰川時代,同時也因為我們向大氣層中排放溫室氣體。
[編輯]
未來世界
這可能是地球5千萬年後的樣子(距今5千萬年後)
如果今天的板塊繼續運動,大西洋將會拓寬,非洲會與歐洲碰撞,並使地中海閉合,澳洲將會與東南亞碰撞,加利福尼亞將向北滑移到阿拉斯加海岸之上。
[編輯]
1.5億年後
大西洋開始閉合(距今1億5千萬年後)
沿著北美和南美東海岸將產生新的潛沒帶,這將消耗掉分開北美和非洲的海底。距今1億年後大西洋中脊將潛沒,各個大陸將逐漸靠攏。
[編輯]
2.5億年後
終極盤古大陸將在2億5年萬年後形成(距今2億5千萬年後)
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海底將會潛沒在北美和南美之下,結果產生第二個盤古大陸——“終極盤古大陸”。這個超大陸中央會陷下壹個小洋盆。
[編輯]
資料來源
* Plate tectonic maps and Continental drift animations by C. R. Scotese,PALEOMAP Project (www.scotese.com)
取自"blog.org/wiki/%E6%9D%BF%E5%9D%97%E6%9E%84%E9%80%A0%E8%AE%BA"
Category: 地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