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l aphides)
(方三陽,李兆麟)
同翅目,球蚜科。是同翅目中壹個古老而復雜的類群。全世界已知40余種。
生活習性
和蚜總科中的其他類群有顯著差異,主要是:①所有的球蚜,都只寄生在針葉樹上;②全生活史兩年,包括各個不同的蟲型,而每壹蟲型在寄主上的寄生部位亦不相同;③必須有兩種寄主樹種,其中第壹寄主為雲杉屬的樹種,第二寄主因蟲種而異,可以是落葉松屬、松屬、冷杉屬、鐵杉屬或黃杉屬樹種;④在全生活史中(見圖),有性世代的出現是固定的,其親代都是具翅的,且只出現在雲杉屬的樹木上。在全生活史中,包括以下6個不同蟲型:①幹母:在第壹寄主上,起源於有性蟲所產的受精卵。②癭蚜:在第壹寄主上,起源於幹母所產的無性卵。③偽幹母(尼母):在第二寄主上,起源於癭蚜所產的卵。④性母:有翅,遷飛回第壹寄主。⑤僑蚜:在第二寄主上,有翅或無翅,營孤雌生殖,其後代可分化為停育型若蟲和進育型若蟲。停育型若蟲當年不再生長,即以初孵若蟲越冬,第二年早春再活動,成長為偽幹母;進育型若蟲繼續生長,成長為僑蚜,壹年可繁殖4~5代。⑥有性蟲:在第壹寄主上,起源於性母所產的卵,分別長成雌蚜和雄蚜,交配後產受精卵,由此卵孵化為幹母若蟲。
落葉松球蚜生活史
中國的重要球蚜
在中國分布最廣、為害嚴重的是落葉松球蚜和紅松球蚜。
落葉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ot)全周期種,多形態,在分類上通常采用1齡幹母的形態特征。幹母1齡若蟲呈卵圓形,體長0.5毫米,黑色,被稀疏的玻璃絲狀長絲。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可見:頭部背面有兩大三角形腺板,每壹腺板沿緣有6個腺孔群;前胸有兩大塊方形腺板,每壹腺板四角上各有壹個腺孔群;從中胸到腹部第五節,各有6個圓形腺板,除中、後胸緣腺板有2個腺孔群外,每壹腹板各有1個腺孔群。分布東北、華北、西北。黑龍江帶嶺林業試驗局落葉松林人工林,1959年,由於球蚜為害,當年高生長降低了40%。
紅松球蚜(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 Zhang et Fang)幹母在魚鱗雲杉上,越冬1齡若蟲體長約0.5毫米,黑色,卵圓形,腹面平,背面凸出,觸角3節,全體密被向後伸展的白色粗蠟毛。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可見:背面除頭和前胸外,具有典型的6縱列方形骨板列;每壹骨板內具有若幹個略呈多角形的雙邊的腺小面,它們形成網狀紋;每壹骨板有壹圓形小孔。分布黑龍江省。嚴重為害采伐跡地上和人工林內的20年生以下的紅松幼樹。有時也為害苗圃內的3年生紅松幼苗。在紅松幼樹上,以2齡無翅孤雌僑蚜在針葉束基部內側白色蠟毛團內越冬。4月中旬越冬若蟲開始活動,脫皮,逐漸長大,並從針葉束基部內側移到外側。5月上旬越冬代僑蚜成熟,開始產卵,卵橙色或淡紅褐色。母蚜產卵期較長,到5月下旬仍在大量產卵,而這時大部分若蟲已爬入嫩梢芽縫內為害。若蟲到2齡時開始分化,其中大部分若蟲分化為帶翅芽的性母若蟲;小部分仍舊是無翅孤雌僑蚜。6月上旬,在紅松針葉上出現有翅性母,不久即遷飛到魚鱗雲杉上。到6月中旬在紅松嫩梢芽縫內只有正在產卵的第壹代僑蚜成蟲。6月下旬卵開始孵化,剛孵若蟲(第二代僑蚜)都集中在紅松新葉束內為害。7月末到8月初在紅松針葉束內出現第三代僑蚜若蟲。8月下旬出現第四代僑蚜若蟲,9月上旬孵化結束,中旬所有若蟲進入越冬狀態。
防治方法
①育苗時,註意防止第壹寄主和第二寄主在同壹苗圃;造林時,避免第壹寄主和第二寄主樹種混交。②在球蚜易於集中分布的避風的窪地、溝槽及其坡面等小地形環境中,避免營造易感染蟲害的樹種。③保護和利用瓢蟲、食蚜蠅等天敵。④壹年中,在蟲口相對集中、蟲齡發育較為整齊、抗藥力較弱的僑蚜第壹代卵孵化盛期至若蟲1、2齡期,施用敵百蟲、敵敵畏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