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為什麽那麽多人覺得歐美文化好於中國文化

為什麽那麽多人覺得歐美文化好於中國文化

壹,中西方啟蒙教育的認知方式不同

東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心理結構,生產活動方式和發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維,認識方式和風格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民族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征,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民族思維方式則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認識方式深深影響了本民族理論思維和科學文化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

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對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關心世界本源,主客體關系,事物如何發展變化等.雖然他們在簡單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人們的這種直接觀察總是彌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辯是西方思維的特征.而作為東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征.中國古代科學和哲學的各種範疇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豁然貫通而提出的概念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如對中醫醫理和氣功的理解,又如對壹幅書法作品,壹幅國畫的欣賞,只能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的起伏.

西方的細節分析與中方的整體綜合

西方文化結構以細節分析居優,東方文化結構則以整體綜合見長.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國姓氏先是宗姓,輩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西方國家則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時間,地址的書寫表達順序上,中國人習慣以年,月,日從大到小依次為序,地址則是按省,市,縣到門牌號碼排序,突出的是從整體到個別的析出關系,西方人則與中國人的順序表達恰好相反,突出的是個別到整體的合成關系.可見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識結構中,從整體出發的綜合觀占突出地位,而這種整體綜合觀在考察事物時,通常忽略細節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關於對象模糊整體的圖景.

二,中西方在人與自然關系上的著眼點與執著不同

杜維民教授認為:"中國文化關註的對象是人".人與人的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問題,人們立足於現實人生,所以政治倫理學相當發達.而西方文化較多關註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古希臘註重的中心問題,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國的哲學無論儒,道,佛學都是壹種人生哲學.儒學求作為,道學求長生,佛學求悟覺.儒學以孔子思想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為"仁" 孔子曰:"仁者愛人!"可見是怎樣做人的學問,興趣在闡發君臣,父子等壹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修身養性的目的即實現自己的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純科學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成為多數人不屑選擇的行為和興趣.

中國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也有著自己的執著.中國文化的壹個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壹",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於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呼吸的和諧狀態.中國文化的根深植於大地之中,中國文化自始即重農,"四民之中,士之下即為農","民以食為天"即緣由於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們對人生留戀和在大自然中尋求到生命慰籍的傑作.

西方古代科學寓於對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得這樣壹些名垂千古的專業科學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西方文化認為天人處於對立的鬥爭狀態,因而產生了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對自然的態度,即人應征服,控制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把自然看成敵對力量.荷馬史詩純以海外遇險,征服自然為題材,他們的遊戲都是在大自然的風浪中鍛煉成長的人物.西方人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首先關註的不是倫理而是競爭,因而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規律.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第壹,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壹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為2000余年來的中國文化的壹根精神支柱的這種人生信念,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在現世的作為之中,壹個人在社會越有作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在專制社會中權力就是壹切,因此,人的作為最大者莫過於實現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統治著千百萬中國文人碌碌無為的壹生.受這種壹元化的人生價值的影響,多數人不願問津自然科學,致使科學被困於萌芽狀態.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權術上,創造了壹個世界上獨壹無二的變幻莫測而實質又超穩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這種特殊的模式中,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歷史現象:當官不成,求當聖人;報國不得則退做隱士,或吟詩飲酒自得風浪,於是道教,佛教隨之興起,貪生的自去修道,厭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第二,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鬥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壹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的思想影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親人間界線劃分明確,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對孩子也非常尊重,進孩子房間首先要問:"我能進來嗎 "強調以子女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奮鬥為榮,樂於談論個人壹得之見.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壹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遊".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壹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壹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欲",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例如:在壹個大公司,如果每人節約幾秒,加起來可節約幾個人的時間,可少雇幾個職員,減少多少開支.又如:壹個人在寫字,圓珠筆的筆尖向外放還是向內放比較節約拿筆寫字的時間,怎麽放的狀態最有效等.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範高於壹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範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