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托馬斯·桑卡拉的偏差和困境

托馬斯·桑卡拉的偏差和困境

托馬斯·桑卡拉被稱為“使人無法平靜下來的”總統,思想較激進,執政後壹心想把布基納法索改造成壹個無剝削且公正的新社會。由於他缺少經濟建設和治國方略的知識與經驗,且缺乏技術和管理手段,搬用某些國家(主要是古巴、利比亞和加納)的革命理論和經驗,忽視本國國情和具體實際,不斷強化國家對工商業的控制,片面強調自力更生,限制進口,強制施行“勒緊褲腰帶”的經濟政策,廢除部長津貼,削減工人、職員人數和他們的工資,大搞攤派,強迫人們捐款。在他執政的4年中,這些縮小“城鄉差別”、鏟除“特權”的偏激政策和做法損傷了壹些人(主要是社會精英和權貴階層)的利益,造成全國工農業生產每況愈下,貨架上商品奇缺,物價飛漲,城鎮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30%,許多技術和管理人才流向國外,廣大鄉民怨聲載道。

在政治領域,桑卡拉在“人民民主革命”的旗幟下,“視資產階級為打擊對象。以工農大眾為動力”,視前政府官員為“革命的阻力”,進行清洗,逐漸疏遠與他風雨同舟、功勛卓著的戰友和同事們,對曾合作***事的非洲獨立黨加以排斥和打擊,1984年“五二七”未遂政變後,把政府中的數名獨立黨部長統統革職。由於政治肅清的打擊面過寬,桑卡拉在最高領導層幾乎成了光桿司令。

外交上,桑卡拉以“進步國家”的元首自居,隨意攻擊鄰國,由於稱科特迪瓦、馬裏、多哥、尼日爾等國為“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國家,使這些鄰國疏遠了布基納法索。桑卡拉非常重視同非洲個別國家,如同利比亞、加納的關系,布基納法索在西非越來越勢單力薄,空前孤立。

托馬斯·桑卡拉在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後,與昔日密友布萊斯·孔波雷逐漸產生了政治分歧和矛盾,他們之間的爭鬥沿著隱秘、公開、尖銳、壹觸即發至生死難容的“軌道”發展。桑卡拉的壹系列偏激政策是國家陷入困境,引起布萊斯·孔波雷等壹些高級官員的反對。尤其是桑卡拉亦步亦趨,獨攬大權,在重大問題上,往往不經集體商議,尤其不聽取孔波雷等人的意見,時常由他個人作出重要決定,成了獨斷專行的化身。1983年“八四”革命四周年前夕,桑卡拉提出解散全國左派組織,成立由他領導的布基納法索統壹政黨的主張被孔波雷等人否決。這次失敗對桑卡拉在政治上是個沈重的打擊。

1987年8月,布基納法索革命進入休整階段,桑卡拉著手調整內外政策。8月至9月,他與布萊斯·孔波雷及其他軍政官員的分期和矛盾完全公開化、尖銳化了。在此期間,瓦加杜古街上出現了攻擊孔波雷等人的傳單和“誰反對桑卡拉,誰就是反革命”的標語。與此同時,桑卡拉清楚地意識到,布萊斯·孔波雷身兼國務部長和駐瓦加杜古地區第五軍區司令,負責首都瓦加杜古的安全衛戍;孔波雷的密友讓-巴蒂斯特·林加尼官居國務部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軍權操在孔、林二人手中。這正是桑卡拉的劣勢所在。為了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迫在眉睫的是抓緊組建壹支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10月14日,桑卡拉抓住孔波雷未參加內閣會議之機,急忙在會議上宣布成立“幹預部隊”,負責“監督和安全”。這支部隊由領土管理整治部長農格馬·歐內斯特·韋德拉奧果(桑卡拉的親信、文官)領導,歸總統衛隊長指揮。其實在本次會議之前,這支部隊就以裝備了武器。歐內斯特在內閣會議上更是單刀直入地說:“長期以來,我們壹直對付敵人,現在該對付我們的朋友了。”這番頗有威脅性的話隱含著殺機。

就在托馬斯·桑卡拉磨刀霍霍,要下逮捕令,準備大開殺戒之時,不料事機不密,天機泄露。布萊斯·孔波雷等人在獲悉桑卡拉的圖謀後,不甘心坐以待斃,決心立即武裝起事,拼死反抗。這直接釀成了1987年的“壹O·壹五”政變和桑卡拉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