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勞累 [ láo lèi ]
1、由於勞動過度而疲倦。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壹部十四:“ 蕭隊長 因為壹個半月的勞累,臉又瘦又黃,胡須也長了。” 楊沫 《我的生平》:“我帶病工作,由於勞累,缺乏營養,我的黑熱病又復發了。”
2、用作煩勞別人的敬辭。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七章:“千萬請他老人家勞累壹趟,不要推辭。”
二、乏累 [ fá lèi ]
疲乏;困倦。
冰心 《莊鴻的姊姊》:“我姊姊的身子本來生的單弱,加以終日勞碌,未免乏累壹點。” 梁斌 《播火記》三六:“可是紅軍行軍打仗已經有好多天了,都乏累了,不能再打大仗。”
三、積累 [ jī lěi ]
1、亦作“ 積絫 ”。逐漸聚集。
《漢書·敘傳上》:“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絫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 顏師古 註:“絫,古累字。” 宋 陳亮 《何茂宏墓誌銘》:“公之父必欲其二子由科舉自奮,公獨以其餘力助理家事,積累至巨萬。”
明 桂衡 《<剪燈新話>序》:“蓋 宗吉 以褒善貶惡之學,訓導之間,遊其耳目於詞翰之場,聞見既多,積累益富。”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看人活壹輩子,不能像小家雀似地給自己造壹個小窩窩就算了事,更不是積累點資本好爬上去出人頭地。”
2、指逐漸積聚起來的成績、經驗、知識等。
巴金 《隨想錄·病中》:“他五十幾年的工作積累、文學成就,人所***睹。” 張誌民 《北疆見聞》:“像我這樣曾有過壹點生活積累,業已‘人過中年’的人,也該常下來走走。”
3、指國民收入中用在擴大再生產的部分。
毛澤東 《論十大關系》壹:“要註重農業輕工業,使糧食和輕工業原料更多些,積累更多些,投到重工業方面的資金將來也會更多些。”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三:“對於國家的稅收、合作社的積累、農民的個人收入這三方面的關系,必須處理適當,經常註意調節其中的矛盾。”
四、累積 [ lěi jī ]
積累;聚積。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交加累積,重疊增益。”《後漢書·樂成靖王萇傳》:“ 萇 到國數月,驕淫不法,愆過累積, 冀州 刺史與國相舉奏 萇 罪至不道。”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明 張居正 《纂修事宜疏》:“大約壹月之終,可完壹年之事;壹季之終,可完三年之事。從此漸次累積,然後成功可期。”
五、累贅 [ léi zhui ]
1、亦作“ 累綴 ”。亦作“ 累墜 ”。拖累。
《西遊記》第二三回:“ 豬八戒 道:‘哥啊,妳只知道妳走路輕省,那裏管別人累墜。’”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我從心裏覺得對不起妳!累贅妳!”
2、多余;麻煩。亦指使人感到多余、麻煩的事物。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庫官》:“公慮多金累綴,約歸時盤驗。”《紅樓夢》第九八回:“但是這件事好累墜,若是今日不回,使不得!” 吳晗 《明代民族英雄於謙》:“俘虜到皇帝,不但沒有用處,還得供養,成了累贅。”
3、形容文字繁復或語言啰唆。
《紅樓夢》第三七回:“‘居士’‘主人’到底不雅,又累贅。” 葉聖陶 《火災·風潮》:“他的臉還是紅著,說話錯亂沒次序,敘述得又累贅又不明白,顯見他正在惶愧呢。”
六、累紙 [ léi zhǐ ]
接連許多張紙。多用於書信。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修書累紙,意寄殷勤。” 唐 韓愈 《答魏博士仆射書》:“忽奉累紙示問,辭意重叠,捧讀再三,但增慙悚。” 宋 曾鞏 《與王深甫書》:“與 深 父別四年矣,向往之心,固不可以書道,而比得 深甫 書,輒反復累紙示諭,相存之勤,相語之深,無不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