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二人轉是怎麽回事?

二人轉是怎麽回事?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表現形式為:壹男壹女,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壹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東部三盟壹市(現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壹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壹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並叫得越來越響。

起源和發展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

演出形式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壹樹多枝,壹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壹個人壹臺戲,壹人演多角。也有壹戲壹角壹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醜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壹旦壹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壹男壹女演唱,作簡單化妝。

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壹種是二人化裝成壹醜壹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壹種是壹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壹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壹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壹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壹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壹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唱腔

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壹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壹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說口包括說白和數板,多用韻白,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二人轉的根

二人轉的根,紮在東北農民的心裏。有的農民說“寧舍壹頓飯,不舍二人轉”。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