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草木染起源於哪壹個朝代?

草木染起源於哪壹個朝代?

壹、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興起(五帝及五帝以前)

壹般的認為:中國的染色活動大約是和纖維織品的起源同步。

中國是“絲”的發明國,纖維(絲)的發展很早,絲染色也很早。

但是筆者認為從染色概念上講,可以溯源到洞穴文化發展時期。

從圖騰崇拜開始,人類就用樹葉、野果、花卉的色汁在人體、配飾和生活用品上染出豐富的色彩,塗畫出符號與圖象;在懂得燧木取火後,人們用火煮食、取暖,又用燃燒後的木炭灰染出灰色、黑色。

這些原始材料的應用,為草木染藝術孕育了染色技術。

據可考的資料記載,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戴都用赤鐵礦染過”,他們還懂得在裝飾品的石珠子上染色。

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約距今4000—5000年)。

我們的祖先便開始用天然的色素進行染色,他們把麻布染紅,用草木顏料在器物上染出“裝飾圖案”。

不過,這些只是山頂洞人撒紅抹粉(原始巫術,禮儀)的延續和進壹步的發展,審美和藝術仍然未獨立和分化,它們只是潛藏在原始巫術與禮儀的圖騰活動之中。

直到軒轅黃帝時代,人們才用草木之汁來染色,制做成衣。

這些用草木染色制作的衣服,成為了最早真正為審美而制作出的草木染藝術。

傳說我國在三黃五帝時就有了服制,古代的“玄衣、黃裳”也都證明了這點。

據上分析,也能看出草木染藝術壹般都要通過其它形式的再創造或者與其他工藝相結合才能實現,如仰韶文化時期,人們把草木灰和礦物顏料結合在日常生活的用具上進行染色活動。

另外,根據考古發現,該時期的洞穴壁畫中也留有壹些用草木染色的活動的痕跡,以及上面提到的染色制衣,下面提到的“畫繢”、印染等,大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因此,筆者把早期在石器、陶器上的草木染色藝術活動也歸納了進來。

從原始巫術、禮儀的圖騰到“有意味”審美延伸,產生了最原始的藝術。

草木染色用於裝飾,用於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藝術服務中,這既是我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起源,同時也推進了草木染技術與藝術上的發展。

這些原始草木染藝術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表現“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

各個時期的形式又有壹定的區別,從紋樣上看,仰韶型紋飾裏多動物形象和動物紋樣,而到新石器時代就並非動物紋樣,而是抽象的幾何紋(直線、曲線、水紋,三角形,鋸齒紋,螺旋紋等),由再現到表現,由寫實到符號化。

可見,抽象幾何紋飾並非某種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內容,感官感受中有觀念。

二、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發展(夏朝——南北朝)

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發展可以分兩個階段:

第壹階段,奴隸社會時期。

這個時期是染色技術成熟期,傳統草木染藝術在這壹時期仍然以紋飾為主,風格走向沈穩神秘,具有壹種獰厲之美。

(1)技術上走向成熟。

根據記載,夏朝就開始人工種植用於染色的植物,並掌握了它們的生長規律。

我國先民在那個時期就能使用蘭草進行染色,制造出的染制品主要用於制衣,做成身體的配飾品。

進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後,據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記載:商周時期的染色技術得到進壹步的發展,植物染色料的技術已具相當水平,掌握了許多植物的染色技術。

周代創造的多次套染技術,直到近代的染色手工業還多有沿用。

西周始,隨著絲綢和以絲綢生產為主的染織業成為了當時社會生產的重要部門,草木染也得以迅速的發展。

在這個時期的許多文獻記載裏,也可以得到證實:

“是刈是蔓,為締為絡,服之無致”。

意思是織細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

《詩經》國風和大、小雅中,描寫用葛、桑、麻等來織布的詩句還有很多。

在那時候,染紗織布是女子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掌以春秋斂染草之物,以權量之,以待時而頒之(《周禮》)。

這句話是對當時“掌染草”職位的職責描寫。

另外據先秦著作的記載和壹些出土文物表明,當時還有對染色技術進行研究的專業資料,有織物制作標準的規定。

如:西周時期關於織物的染色標準就有了嚴格的規定,並采用錦雞羽毛作為染 *** 標等。

到春秋晚期,我國的草木染工藝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對染草的品種和染色工藝、媒染劑的使用等諸多方面,都有了壹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設“染人”掌染絲帛,凡染,春暴練,秋染夏,掌凡染事。

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廣泛采用含有單寧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媒染劑為青釩。

靛藍是當時最常見的染料,而且還可以隨時將沈澱了的藍靛泥再還原出來染色。

(2)草木染藝術走向神秘,具有壹種獰厲之美。

奴隸制度的確立,出現了壹批專門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巫師,他們就是最初的壹批思想家。

他們幻想壹些神秘、威嚇的獸面紋,並認為它們具有巨大的原始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草木染藝術也走向神秘,具有壹種獰厲之美,風格樸拙。

第二階段,秦漢、魏晉南北朝。

這個時期是染料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染料制備的完備期,草木染在藝術上走向純粹化,藝術水平有所提高。

我國秦漢時期,當時人們在染色實踐中發現了染色與空白的對比關系,認識了有的控染色面積和染色形狀可以形成空白的花紋,於是防染技術開始出現,這也意味著單純的草木染藝術也逐漸形成。

當時,西南壹些少數民族地區首先出現了用蠟做防染劑的染花方法:用融化的蠟在織物上畫出圖案,然後浸入染料中染色,煮出蠟。

當時多用靛藍,又有少量紫色、紅色。

上染之後,去掉蠟紋即成色地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

由於蠟凝結後的收縮或加以揉搓,產生出許多裂紋,入染後,色料滲入裂縫,成品的花紋上往往出現壹絲絲不規則的紋理,形成獨特的裝飾效果,蠟染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古代稱其為“闌幹斑布”,現代稱之“蠟染花布”。

在漢代,觀賞性的蠟染已開始出現了。

川、雲、貴等地的蠟染藝術壹直沿續下來,至今,西南地區的蠟染仍然流行,尤其是雲南。

到南北朝時期染色藝術較為突出的是紋纈的出現,紋纈也叫“撮纈”“撮花”“撮暈纈”,現代稱“紮染”。

這是壹種機械防染法:先把織物折叠、撮合,用線捆綁或釘縫,抽緊,即成小結,然後浸染,拆去紮線,即出現白色的圖案。

(1)染料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染料制備的完備期。

秦漢時期,染料植物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①種植品種增多,色彩種類更為豐富。

絲織物上的色彩達二十多種,東漢的記載資料上所羅列的紡織品色彩名達到了三十九種。

當時種植的植物染料主要有;茜草、藍草、黃櫨、紫草、橡鬥等,茜草是當時最重要的紅色植物染料。

②種植面積的擴大。

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當時“千畝茜,其人與千戶侯等”,可見漢代的植物染料的種植面積很大,已成規模。

到魏晉南北朝時,植物染料制備也已經相當完備,可供常年存儲使用。

賈思勰在他的《齊民要術》中有這樣的記載:刈藍倒豎到坑於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

熱時壹宿,冷時再宿,漉去菱,內汁於甕中。

率十石甕,著石灰壹鬥五升,急抨之,壹食頃止。

澄清、瀉去水。

別作小坑,貯藍澱桌坑中。

候如強粥,還出甕中盛之,藍澱成矣。

這也是我國第壹次用文字介紹藍草制取靛藍的方法。

(2)草木染藝術上走向純粹化,藝術水平有所提高。

在形式上,染織品與繪畫、刺繡相結合。

各種顏色的面料雖形成了色彩的變化但仍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審美需求,於是出現了以“畫績”裝飾面料的做法。

繪畫與刺繡相結合可以形成的華美藝術效果。

在內容上,由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加上染色技術、染料制備等諸多條件的完備,草木染藝術在這個時期開始走向單純的形式美。

民間藝術在這個時期得到高度發展,草木染藝術和當時的許多民間藝術壹樣,其裝飾性得到重視,藝術水平有所提高,風格古雅,綺麗。

三、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繁榮(隋朝——清代中期)

這時期是傳統草木染色工藝技術更加全面,成就斐然。

進入隋、唐,我國草木染工藝技術更加全面,且已經到了非常高度。

《唐六典》載:“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時月”。

說明草木染色遠比其他染色應用廣泛,成為唐代染色的最主要的方法與技術。

從沿用的顏色定名來看,也證明了這壹點,如橘紅、杏黃、橙黃、草綠、豆綠等等。

唐代的紡織業非常發達,較為出名的有宋州的絹,益州、揚州的錦。

植物染料在紡織生產工藝上的應用,在這個時期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唐代成立染院,還出現了壹些新的印染工藝,如甘肅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團果對獸紋絹,折射凸版印花技術的發展。

還有用堿作為拔染劑在絲羅上印花,使著堿處溶去絲絞變成白色以顯花;用膠粉漿作為防染劑印花,刷色再脫出膠漿以顯花;用鏤空紙板印成的大族折枝兩色印花羅;粉漿鏤空版防染染花法等等,都促進了草木染藝術的繁榮。

這種粉漿鏤空版防染染花法印染出來的產品,到宋代叫“藥斑布”,只是模版更精細,調漿技術也有所改進。

宋代的“藥斑布”往往“青白成文”,它就是後來民間流行的藍印花布的前身。

宋朝的染色記載,根據方以智在《通雅·第三十七卷》裏所引述的文獻說:“仁宗晚年京師染紫,變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謂之油紫。

……淳熙中北方染紫極鮮明,中國效之,目為北紫。

蓋不先著青,而改緋為腳,用紫草少,誠可奪朱……”明代楊慎在“丹鉛總錄”中說:“元時染工有夾嘏之名,別有檀頡、鐲頡、漿水頡、三套頡、綠絲斑頡之名。

到了明清時期,可用作染色的植物種類再次擴大。

國內生產的植物染料不但能夠自給,還有數量可觀的出口,其中用紅花制成的胭脂綿就大量輸到當時的日本。

據相關資料記載,我國的染料植物的種植、染料應用技術、制備工藝都到達了鼎盛,染坊也有了極大的發展。

上海的染坊,乾隆時有人這樣描寫:“染工有藍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紅坊,染大紅、露桃紅;有漂坊,染黃糙為白;有雜色坊,染黃、綠、黑、紫、蝦、青、佛面金等”。

另外,清朝設立了江南織造局,專管皇室貴族織染物,其下管三個主要的染色機構分別是江寧局、蘇州局、杭州局。

’清代在染料的開發也有所發展,種類更多,達到幾十種。

草木染藝術走向多樣化,文人的介入為其帶來了新的審美意境。

隋唐至清中期是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繁榮期。

從古代社會發展的轉折來看,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三大轉折之壹。

社會轉折的變化,也鮮明地表現在整個意識形態上,包括文藝或美的理想。

自唐代開始,我國文人介入美術領域的現象比較普遍。

他們以文人的性格和氣質繼承傳統草木染藝術樸拙、雄渾、綺麗與古雅藝術風格的同時,也給草木染藝術帶來了新的審美意境,即飄逸。

當然,各個時期也稍有變化,譬如早唐靈動飄逸,宋代則較為“精致”。

四、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的衰退(清代晚期——民國)

(1)清末到民國,隨著國外原料與機械制備開始流入中國市場,傳統植物材料發展空間受到擠壓。

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走向衰退。

自乾隆後,西風東漸,西洋商品日漸輸入中國。

清末我國服裝上產生了較大變革,到民國,大量機械制備引入,傳統的手工業衰退。

我國工業各領域受到西方的影響較大。

制衣的外來原材料也吸引著國內消費者,逐漸占領了國內市場,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同時,壹些化學染料也開始流入中國,並逐漸在染色工藝上等到使用。

國外原材料和機械制備由於具有生產成本低、速度快等優勢,迅速在紡染工藝上得到采用,傳統手工印染的工藝漸漸衰退。

(2)清末到民國,藝術領域受西方的影響極大。

雖然傳統草木染藝術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但由於在工藝上受到西方染料與制備的影響,傳統草木染藝術只在西南地區得到了發展。

當時在雲南的大理,居家紮染已十分普遍,以壹家壹戶為主的紮染作坊密集著稱的周城、喜洲等鄉鎮,已經成為名傳四方的紮染中心;這時蠟染盛行於湘西、貴州、雲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貴州的丹寨、安順、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藝最高。

大多數地區都將蠟染成品作衣飾,湘西地區則用作床單、帳沿、枕巾等。

從其藝術風格上講,基本是繼承傳統,沒有太多變化,只是色彩上更為華麗,制作也更為精致。

藝術是哲學的體現,藝術也總是借助它本身特有的形式來昭示壹定的文化心理,表現出這種文化意識的深層基礎。

從石器時代到民國,這段漫長的歷史裏,中國傳統草木染藝術壹直都伴隨著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而演進、嬗變,到民國走向了衰退。

然而到了當代,隨著人們環保觀念的提升,草木染色技術再次被提級,新草木染藝術也逐漸與其它藝術形式結合,走進當代藝術領域,並得以發展。

在當代,傳統草木染的環保優勢和當代視覺審美地域差別化風格的形成,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順應市場國際化競爭,提高產品附加值,實施國產服裝“以產頂進”戰略,獲得新的競爭優勢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在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升級中,將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當前,我們可喜的看到,傳統草木染藝術通過“藝術染整”,以獨特的原創工藝語言,取得了世界服裝流行趨勢的“說話權”。

此外,傳統草木染藝術在家居裝飾、包裝設計、平面設計與提升旅遊產業品牌等方面也有其重要價值,它古樸、綺麗的藝術品質迎合了當代人返樸歸真的審美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