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簡介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簡介

張騫曾兩次出使西域,第壹次為武帝建元三年前往,第二次為元狩四年前往。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奉命率領壹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壹個歸順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願充當張騫的向導和翻譯。他們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壹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

正當張騫壹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於(老上單於之子)。

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這時,漢朝業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積極進行武帝時對匈奴最大規模的壹次戰役。幾年來漢武帝多次向張騫詢問大夏等地情況,張騫著重介紹了烏孫到伊犁河畔後已經與匈奴發生矛盾的具體情況。

建議招烏孫東返敦煌壹帶,跟漢***同抵抗匈奴。這就是“斷匈奴右臂”的著名戰略。同時,張騫也著重提出應該與西域各族加強友好往來。這些意見得到了漢武帝的采納。

影響: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壹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由於中國歷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稱邊疆少數民族為“夷”,所以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壹次文化交融。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張騫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