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樂"與"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的作文
壹是修身之道和生活之道。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樣的艱苦的條件下,有的人壹蹶不振,有的人卻奮起,因為立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立誌就是人們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壹個有堅定信念的和遠大誌向的人,會認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為自己的理想做出不懈的努力。誌不立天下則無可成之事。常樂更是無從談起。 二是成才之道和求知之道。博學多聞總讓人敬慕。韋編三絕的孔子,讀書破萬卷的杜甫,馬背書館的顧炎武,正是由於他們對知識的不知足,才有了成就,才會有愛因斯坦對科學永不停歇。 我對生活常抱樂趣。難道不知足者不應該常樂嗎?所以我方的觀點是不知足常樂。 們常說:“知足者常樂”。意思是容易滿足的人總是很快樂的。我卻認為:在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中,只有不知足者才會常樂。 物質生活上要想常樂就必須“不知足”。試想,如果原始人對生活都那麽知足,就只能停留在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土處穴居的水平,何樂之有?如果人們都有滿足於現狀,油燈就不會被電燈代替,折扇也不會被電扇代替,更不會出現代替畜力的汽車,生活得不到改善,社會將停滯不前,快樂從何而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從何而來?可見,知足者不常樂。恰恰相反,正是有了不知足的精神,才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社會財富的日益積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飛躍,使得人們常樂! 對於人生的奮鬥目標,則更是不知足者常樂。高爾基說過:“壹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壹個不斷進取的人在工作、學習上永不知足,才能不斷前進,取得成就,才能成為壹個對社會有益的人。而這些,不都是壹個人真正常樂的基本條件嗎?不知足的精神,這無形的動力,推動人類進步,推動文明前進,推動社會發展,使每個不知足者常樂。當然,不知足者常樂,並不是對成功不予肯定,也不是說讓人對私利貪得無厭,而是指不滿足現有成績,不安於現狀。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知足而不求發展,就會被淘汰。 只有不知足,才會發展、進步,才會適應自然,才會常樂!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借酒消愁,以醉為樂。那酒醒之後呢?又將陷入無邊無際的憂愁中……知足者,樂壹時矣。“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不知足者,常樂也。“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妳是滿足於登上東山,看到的將是有限的魯地,怎能像登上泰山之巔那樣把天下盡收眼底,心胸無比寬闊呢?不知足,是壹股挑戰生活的執著追求,是始終如壹的人生信念。 “滿招損,謙得益。”秦始皇的壹統中國,就是因為無數次的不滿足,所以無數次地改革,無數次地完善。倘若總是知足,今天或許還是刀耕火種。追求的過程是快樂的,盡管有坎坷有風雨,但我們總是在往前不斷走著,敗而無憾。世間,沒有哪項偉績會從天而降,沒有哪段人生能壹帆風順。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只有懷揣壹顆不知足的心,不懈追求,才得以常樂。 賈島吟詩,反復推敲。歐陽修行文“為求壹字穩,耐得半宵寒”。正因為不知足,才百倦不殆地長期磨練,才有了千古絕唱,傳詠至今。愛迪生壹生有壹千多種發明。正因為不知足,才不斷地鉆研,成功。壹位奧運會田徑老將花十年苦苦訓練,僅僅加快了1秒多。對於知足者,這微不足道的1秒鐘根本不值壹提。但卻成就了壹位冠軍。跑道上壹秒的剎那正是用十年的不滿足精神底蘊磨礪出來的。不要停止追尋的腳步,不要熄滅前進的燈火。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山外更有山,樓外還有樓,只有永不滿足,歷史的車輪才能滾滾向前。 知足者,目光短淺;知足者,固步自封。知足,使人愚昧,鬥誌消磨,給人帶來“常憂”而不是“常樂”。“夜郎自大”、“井底之蛙”和魯迅筆下的阿Q不都是 “知足者”嗎?正是這種“知足”鑄成了大錯。人生,只有不知足,才能超越;靈魂,只有不知足,才能達到壹個高度,進入壹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