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哈貝馬斯提出了交往行為理論,在西方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壹個“規範基礎”,分析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轉型問題。 資本主義交往行為的不合理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壹是人們的交往關系呈現出病態的狀況,如交往的物質利益泛化、溝通和理解產生障礙等等。
二是交往的風險性增強。誠如貝克所言,現代社會已經處於“文明的火山口上”。吉登斯也不無中肯地指出,現代性或者說現代社會導致了風險性的增加,“如核戰爭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以及風險環境的擴張”等。
三是交往的空間範圍不斷縮小,生產、科學以及政治等主題化、分化的專業領域正逐漸形成以功利主義為價值取向和價值導向的專門化世界,進而吞噬著人們的交往行為賴以生存的基礎——生活世界。
哈貝馬斯認為,整個人類生活的世界***有主觀世界、客觀世界以及社會世界三種類型,它們分別成為認識的三種興趣各自關註的對象。其中,社會世界又包括制度世界和生活世界兩種:制度世界是指那些制度化、組織化以及科層制化的世界,即現代國家機關和社會市場體系;而生活世界則是指能夠開展言語溝通、追求話語***識的“尚未主題化”的“原初世界”,它包括進行話語***識的公***領域以及維持私人利益的私人領域。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中私人領域和公***領域間出現的矛盾,會使資本主義社會全面異化,因此,只有規範和重構資本主義公***領域的結構轉型,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才能使資本主義社會繼續向前發展。所以,留給哈貝馬斯的任務只有壹個,那就是“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構建壹個理想的交往行為模式,建立他的交往行為理論。 在《交往行為理論》中,他將人的行為分為四種類型。
壹是目的性行為。主要集中在生產領域,是借助於工具理性從事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然而,受客觀條件的制約,這種行動不但不能發揮人的主體性,反而成為壓制人的手段,所以不具備合理性。
二是規範性行為。這是以行為者***同的價值取向為目標的行為,主要是體現在人們的主觀世界和社會世界中的價值認同和規範遵守。
三是戲劇性行為。與培根的劇場假相相類似,他認為社會是壹個舞臺,每壹個個體都要在觀眾或對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誦著早已準備好的“臺詞”讓觀眾去領會他的“潛臺詞”,因此這也不是壹種合理性的行為。但是社會卻需要這種行為,因為它是人的社會交往的壹種方式。前面的三種行為或者壓制人的主體性,或者使人變為壹種社會化符號而異化為某種工具,因而都是不合理的行為,於是他提出了交往行為。
四是交往行動。交往行為使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作為理解他們各自行動的工具,以便使他們能夠在如何有效地協調自身的行為上達成壹致。它是主觀世界、客觀世界和社會世界的綜合與揚棄,所以就必然是合理性的行為。 從總體上看,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試圖解決以下幾個難題。
第壹,它為認識和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實踐提供新的視角。“二戰”以後,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生了新的變化,中產階級普遍增多,工人階級生活狀況有所好轉,資本主義社會已經不再是馬克思、列寧所描述的那個到處充滿著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社會。那麽,如何把脈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特征就成了學者們***同關註的話題。哈貝馬斯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既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本質,又把這種異化的社會現象當做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轉型和社會變遷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他把這種異化的社會現實當成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
第二,它為整合社會學傳統中的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思維方式提出自己獨特的解釋原則。自近代笛卡兒以降,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壹直受到經驗論和唯理論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影響,社會學作為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的壹門學科也不例外。壹方面,作為壹門實證科學,社會學要尋求“社會事實”的客觀性,然而,壹切的“社會事實”又是主體人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觀價值性。這樣,如何統壹主客觀問題,實現主觀和客觀、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統壹就成了社會學家普遍關註的壹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哈貝馬斯以“興趣”作為邏輯起點,以那種“原初的”、“未分化的”、“尚未主題化”的“生活世界”作為解決主客二元對立的歸宿,應該說有自己獨到的價值。
第三,它為解決西方社會結構轉型問題,避免人的異化,實現人的解放開出自己的壹劑“藥方”。面對資本主義社會全面異化現象以及出現的新情況,西方壹大批社會思想家們展開了各自的思考。吉登斯從“結構二重性”出發,認為現代社會是壹個“風險社會”;貝爾堅持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社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社會變遷和結構轉型,他樂觀地稱之為“後工業社會”;利奧塔、羅蒂等人則認為當前的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進入“後現代社會”。而哈貝馬斯認為,要避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公***領域結構轉型中出現的異化現象,只有發揮交往理性作用,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以實現社會的進化。
當然,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壹是方法論的局限。他試圖整合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二元論思維方式,可是從根本上講,任何壹個拋棄或繞開馬克思的實踐觀的做法都是不現實的,只能重新回到二元論,或者以壹個新的二元論來取代原來的二元論。
二是視角基礎的局限。他以興趣作為其認識的基礎,然而人的興趣從何而來?如果對哈貝馬斯的“興趣”作壹個本體論式的追問就不難發現,無論他論證得多麽“完善”,他所謂的“興趣”其實仍然不過是笛卡兒式的“天賦觀念”而已。
三是理論落腳點的局限。與其說他對“資本主義的未來”充滿“興趣”,提出“重建歷史唯物主義”,通過“交往行為理論”以實現“社會進化”,不如說他對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更感“興趣”。但是,他所謂的“生活世界”其實就是另外壹種形式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