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世界四大迷宮的具體資料

世界四大迷宮的具體資料

無獨有偶,西方古典中同樣有所謂迷宮(Labyrinth),如克裏特島迷宮、埃及迷宮、薩摩斯島迷宮、意大利迷宮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克裏特島迷宮。本書標題所指就是這壹座迷宮。在傳說中,這座迷宮是代達羅斯(Daedalus)為克裏特島國王彌諾斯(Minos)所建,怪物彌諾陶諾斯(Minotaurus)就囚禁在這裏。英雄忒修斯(Theseus)殺死彌諾陶諾斯之後,被困迷宮。深愛忒修斯的彌諾斯國王之女阿莉阿德尼(Ariadne)給他壹個線團,線團的另壹端就拴在迷宮門口。正是靠著這個線團的導引,忒修斯順利地走出了迷宮。在現代西方語言中,Labyrinth從建築物歧道回環曲折繁復的本義,引伸指錯綜復雜的關系、混亂的狀態以及繁復的議論。[9] 本書專門討論中西詩歌中對於情感欲望的表達,面對的正是壹堆錯綜復雜的關系、曲折繁復的歧道路徑,弄不好就會治絲欲棼。令人佩服的是,作者仿佛手裏握著阿莉阿德尼的線團(Clew of Ariadne),成功地穿過紛繁曲折的歧路,到達迷宮的大門。

在我看來,作者手中所握的這個線團就是中西詩歌中的隱喻。當然,這是指是廣義的隱喻。隱喻往往通過典故來表現,它也不僅是壹種詞語、壹種意象,更是凝聚文化和文學的豐富內涵的壹種言說習慣和表達方式。壹般地說,典故使用是最常見的壹種隱喻方式。典故使用與主題表達之間是壹種互動關系,有時候,典故隱含著主題並且是主題的潛在形式,而主題則是典故的發散揭露或者凝聚升華。無疑,迷樓和迷宮就是貫穿全書的兩個最重要的典故隱喻,上文對這兩個典故作了較為詳細的解剖分析,其意蓋在於此。宇文所安不僅通過這兩個典故來隱喻全書中心論題,而且仿照這兩個隱喻意象來架設全書的結構框架。這座迷樓或迷宮又宛如壹座博物館,裏面陳列著各國的和歷代的珍奇作品,從《伊利亞德》、《陌上桑》、到白居易、蘇東坡、裏爾克、聶魯達,從《莊子》、《禮記》到康德、尼采,雜然前陳,炫目繽紛。在論述過程中,作者有時像壹位導遊或博物館講解員,有時則像壹位當代忒修斯。他導引讀者遊覽這座迷樓或迷宮,他帶領我們巡歷中外古今詩學回廊。他逶迤走來,移步換景。他娓娓而談,如數家珍。不管古代當代,東方西方,這些表現情感欲望的表現都有其類同性,透過錯綜復雜的表面,他使我們看到***同的情感結構:引誘與拒絕,似推還就;希望與失望,似喜還悲;暴露與掩蓋,欲開還閉;替代與逃避,似去還來;猶如當年迷宮或迷樓,高低冥迷,回環曲折,讓人迷離恍惚,而又流連忘返。征引富博,好像指點宮室門墻;出入中西古今,如同穿越千門萬戶;總之,這是壹部別出心裁的比較詩學論著,也是壹部精美的詩學迷樓和迷宮。

古代人們用來稱呼那些有曲折復雜的路徑而且難以找到出口的宮殿的名稱。傳說崐有

四座迷宮:壹是克裏特島迷宮;二埃及迷宮,內有3000個房間;三是薩摩斯島迷崐宮,

系波呂克剌忒斯下令興建的;四是意大利迷宮,大概是批埃特魯裏亞國王波塞崐那的陵

墓。其中以克裏特島的迷宮最為著名。傳說無裏特島轟轟烈烈彌諾斯的妻子崐與壹頭雄

牛生了壹頭半牛半人的怪物彌諾陶洛斯,為了遮醜,國王命令古希臘著名崐建築師,巧

匠代達羅斯建造了這座迷宮。這座迷宮結構極度春復雜,獨具匠心,有崐許多出入口,

徑道錯綜曲折。在現代漢語中Labyrintn這個詞不僅批崎嶇回環的建築

物,而且還批事情的錯綜復雜等。

科學家壹般認為,迷宮是這樣壹種地方:彎彎曲曲的通道,用壹堵堵墻隔開。人們在這裏舉行儀式、跳舞和表演。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迷宮比神話裏的迷宮要晚得多,它建於公元前約1600年的邁錫尼時期,在克裏特首都的壹座王宮裏。它與在希臘的皮洛斯找到的公元前12世紀畫在粘土板上的迷宮很相似。

這塊粘土板的故事是這樣的:特洛伊市的壹座王宮的門後坐著壹位侍臣。他的任務是在粘土板上登記臣民進貢的山羊數目及進貢者的姓名。進貢者離去後,他無事可做,便把粘土板翻過來,在上面勾畫迷宮。就是這麽壹塊粘土板在地下躺了大約3200年,竟奇跡般地完整保存到今天。

人們認為迷宮裏的墻壁具有魔力:在迷宮裏轉壹圈,能給田地帶來好收成,沒有兒女的能生孩子,總之能心想事成、所以過去人們常在迷宮裏舉行成年儀式。有些民族甚至認為迷宮有助產的魔力,例如在印度北方的壹些地方,人們用畫有迷宮的青銅盤盛水讓產婦喝。這種習俗壹直流傳到十八九世紀。

考古學家在斯堪的納維亞發現壹座用石頭砌成的跟人壹樣高的迷宮,取名“特洛伊堡壘”。壹條獨具匠心的小路通往中心廣場。那裏有壹個姑娘在等待著心上人,而心上人穿過錯綜復雜的小路,跳著舞向姑娘靠近。

公元前12世紀的特洛伊戰爭時期,許多民族入侵邁錫尼的希臘,城市和城堡遭到破壞,傳統喪失殆盡,迷宮的魔力似乎削弱。

但是,對傳統的忽視並沒有減少人們對迷宮的興趣。在公元前的第壹個千年裏,這種興趣不斷擴大,從地中海蔓延到敘利亞,再到東方各國——今天的阿富汗、印度、斯裏蘭卡和印度尼西亞。不久又在西方擴散開來:西班牙、英國、斯堪的納維亞和羅斯。

到羅馬時期,迷宮圖案成為裝飾品的首選。在貴族的豪宅裏,前廳和餐廳裝飾著迷宮拼花圖案。這些幾何圖案的中心通常是古代神話中的景象:忒修斯和被殺死的彌諾陶洛斯。當時的人們更關心的似乎只是圖案形式,有時並不在乎他們的“迷宮”有錯——既進不去,也出不來。

到了基督教時期,迷宮的神聖力量又回來了。人的整個生命如同壹座迷宮,而這座迷宮的中心是人生的轉折點。只有通過艱難曲折的朝聖之路,才能告別罪惡的生活,到達迷宮的中心,在那裏找到人生的目的。

中世紀初期用來裝潢手稿的小圖案中,迷宮的形狀有了變化,司祭奧特弗裏德·魏謝布爾格斯基讓構成迷宮圖案的線路形成壹個基督教的十字架,由此產生了五花八門的哥特式迷宮。這些迷宮的圖案往往用來裝飾大教堂的入口處。例如,沙特爾大教堂就稱得上是壹座迷宮。要想進到教堂的中心,要拐28個彎——跟太陰月的天數壹樣。

中世紀的英國流行草坪迷宮,也就是把草坪栽種成迷宮的樣式。不難想象這是壹幅怎樣的圖案。年輕人喜歡來這裏散步;手藝人行會在這裏搞節慶活動;逢宗教慶典,市民們也常來這裏。直到今天還有幾十座這樣的迷宮供旅遊者參觀。南威爾士就有壹座很古老的迷宮保存了下來,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800年。

德國也有3座類似的迷宮:在漢諾威的壹座叫“車輪”。還有兩座是瑞典的士兵在30年戰爭(1618~1648年)期間建造的,壹座在瑙姆堡以北,叫“瑞典輪”;還有壹座在格賴琴,叫“瑞典割草場”。

在斯堪的納維亞、波羅的海和俄羅斯,有500多座古老的迷宮。這些迷宮是用小圓石和巨礫建成的,叫北方“特洛伊堡壘”。多數迷宮的直徑有7~18米不等,許多都是只有壹個入口的克裏特式迷宮,只有個別的波羅的海型迷宮有兩個入口。根據覆蓋在石頭上的地衣來判斷,所有這些迷宮都建於13~17世紀之間。它們的用途至今不為人知,也許用於祭祀,也許不是。因為那時歐洲已經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已經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找到了拯救自己的路。

/academic/ccs/duihua15%2Dmilou%2Ehtm&p=9d6ecb16d9c04af919bd9b7f0b509f&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