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壹個無憂無慮的見習修女和壹個嚴厲的退役海軍艦長及他的七個孩子之間。22歲的瑪利亞是壹個薩爾茨堡修道院裏的見習修女,她活潑好動熱愛自然喜愛唱歌,卻總是給修道院不斷地找來麻煩,大家都認為她的性格不適合修女的生活。於是,當院長嬤嬤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家庭教師的請求時,她決定讓瑪利亞去,也借此讓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瑪利亞雖然不適合做修女卻是壹位真正的天使,上校有壹顆敏感善良的心,卻緊緊的包裹在冰冷的外表之下,他用管理艦隊的辦法管教孩子們,面對那七個難以馴服、古靈精怪的孩子,瑪麗亞就是壹個拯救這個嚴肅地如同死灰壹般的家庭的美麗天使,我覺得不必再浪費時間重復敘述故事情節,那太長了,百度那裏全都有。
? 有時候我在想,是什麽在吸引我反反復復的觀看《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碟片也看過幾部,《貓》、《芝加哥》、《歌劇魅影》、《修女也瘋狂》等等,載歌載舞,音樂美妙,非常喜歡,卻從沒有激起過我要反復欣賞的意願。《音樂之聲》音樂真的是好聽,首首經典,風景美麗得讓人心醉,男主角性感女主角清純,幽默詼諧的喜劇色彩,簡單易懂的劇情、唯美清晰的聲音,純凈,溫暖,美好……。喜愛就像是灰燼堆砌的美麗城堡,看得見卻無法觸摸,只是輕輕地壹拂,便成了塵埃漫天的碎片,擡眼望去都化作了晶瑩閃爍的滿天繁星,點點碎片捉在手中卻不知道最愛的在哪裏。是誰怎麽就拍出了這樣壹部令人心折與心醉的電影?
這部1965年由美國著名導演羅伯特.懷斯根據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進行改編的電影,壹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壹頁,扮演瑪麗亞的朱莉·安德魯斯在此片中的優秀表演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音樂與影像絕佳的契合,誕生了《音樂之聲》這般經典的光影典藏,整部影片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優美動聽、流暢生動的音樂,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人沈醉不已。很難相信,壹眨眼五十多年就過去了,但其感染力依舊強烈如昔,值得壹提的是,福克斯最新修復版的拷貝給了壹個如此清晰的《音樂之聲》,全新數字修復畫面和聲音會讓妳的心再次融化。不過我建議妳壹定要看英文原版,即使通過中文字幕,妳也會領略到那些經過精雕細琢的臺詞,韻律優美,節奏抒情,對白的聲音美麗、清冽、透明、穿透,充滿了藝術的美感。
《音樂之聲》影片壹開始,緩慢流出的管弦樂與連綿起伏的群山、林中不時傳出的鳥鳴融為壹體。遼闊秀麗的自然風光,女主人公瑪麗亞初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交響樂恢宏壯麗的音響效果與阿爾卑斯山的自然風光相互融合,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美不勝收、和平寧靜的奧地利。音樂帶著我們掠過奧地利的山脈,河流,民居和草原,最後來到那片壯麗的阿爾卑斯山脈上的幽幽綠草地,修女瑪麗亞遠遠地奔來,展開雙臂唱出那首《THE SOUND OF MUSIC》,“我的心像小鳥壹樣,從湖邊向森林中展翅飛翔,我像雲雀日日夜夜在高聲歌唱,當寂寞時候我就來到山崗~”,那歌聲來自風景如畫的奧地利薩爾茨堡,那是莫紮特的故鄉。
我喜愛電影裏的每壹支歌曲,從開始瑪利亞唱的第壹支熱情真摯的《音樂之聲》,到院長嬤嬤與眾多修女用宣敘調的方式幽默有趣的演唱出對瑪利亞的看法,從歡快活潑的《哆來咪》到孩子們演唱的那首俏皮可愛的《晚安,再見》,從輕松詼諧的《孤獨的牧羊人》到無限深情的《雪絨花》。還有在月光的照耀下,艦長淡藍色深邃的眸子,深情地對瑪利亞唱出的真情告白“nothingcomes from nothing ,nothing ever could”,音樂之聲裏的歌曲處處讓人陶醉。電影上映五十多年來,這些歌曲傳唱不衰,已經成為經典,我想它還會成為永恒。
電影裏的劇情安排,畫面拍攝,優美的音樂和秀麗的風光,神奇無處不在。畫面為音樂增添了活力,而音樂又為畫面增添了光彩,整個畫面充滿了節奏感,《音樂之聲》堪稱音樂影片之精品。當我走在薩爾茨堡老城的街道、花園、教堂、廣場的時候,耳畔就會廻響起《音樂之聲》裏美妙的歌聲,影片音樂與畫面在我眼前不斷流動,我仿佛看到瑪利亞提著吉他琴盒奔跑在薩爾茨堡的街道,她為自己唱歌鼓氣,瑪利亞帶著孩子們在城市裏穿梭,在山頂草地上奔跑,乘坐在馬車上唱歌,沿著薩爾茨河騎行,銀色月光下玻璃雨亭美輪美奐的剪影。
電影裏值得贊嘆的地方太多了,對於壹部已成經典的優秀電影,無論什麽樣的評論在銀屏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電影裏我印象很深的有這樣壹句話:當主關上門時,他會打開壹扇窗。WhenLordcloses the door, somewhere he opens the window.那就不要再去看評論了,還是趕快打開屏幕去欣賞這部永恒的經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