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文學翻譯的中國特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文學翻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文學翻譯不僅要傳遞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還要傳遞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和文化內涵,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促進中外文化的互學互鑒。
2、文學翻譯要尊重原作和目標語言文化。文學翻譯要在忠實原作和適應目標語言文化之間尋找平衡,既要保留原作的風格和特色,又要考慮目標語言讀者的認知和審美習慣,使譯作既具有原創性又具有可讀性。
3、文學翻譯要體現時代精神和創新意識。文學翻譯要與時俱進,反映當代中國的社會變化和思想發展,同時也要借鑒國外先進的翻譯理論和方法,不斷提高翻譯水平和質量。
4、文學翻譯要多元參與和合作推廣。文學翻譯不僅是譯者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作者、出版者、評論者、讀者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有效的翻譯、推廣、營銷機制,擴大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影響力。
更深入的解釋,就是:
1、文學翻譯要反映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例如,李白的詩歌英譯,不僅要傳達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還要傳達詩歌所表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和美學。不同的譯者和贊助人對李白的詩歌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導致不同的翻譯策略和風格。有些譯者強調李白的浪漫主義和個人主義,有些譯者強調李白的現實主義和民族主義,有些譯者尊重原作的語言特色,有些譯者考慮目標語言讀者的接受習慣。文學翻譯要把握原作的精神內涵,同時也要考慮目標語言文化的差異和***通點,使譯作能夠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2、文學翻譯要體現中國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例如,《三體》三部曲是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在海外傳播的成功案例。《三體》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學基因,又顛覆了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學的刻板印象,展現了中國科幻作家對未來世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三體》關註全球人類***同面臨的問題,獲得了廣泛***情。《三體》還得益於壹系列自覺開展的海內外交流合作,有效地推廣了中國科幻文化。
3、文學翻譯要多元參與和合作推廣。例如,《大中華文庫》等國家翻譯工程是壹項系統性的翻譯出版規劃,選定了壹批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古典文化典籍,交由該領域有影響力的譯者進行翻譯,並配以賞析文字、註釋等輔助材料,有利於讀者理解原作的內涵。國家翻譯工程以尊重本國文化為基本原則,不會卑躬屈膝地滿足他國主流價值觀念或意識形態的需求,為促進人類文化***同體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再給妳舉壹些其他的文學翻譯的中國特色案例,以便於更深層次的理解:
1、文學翻譯要尊重中國文化的身份識別功能。例如,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在英語中常被稱為Senkaku Islands,這是日本對其的稱呼。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在2012年發表的《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中,沒有采用由“專名音譯、通名意譯”的方法翻譯成Diaoyu Islands,而是直接采用了全名譯音的方法,翻譯成Diaoyu Dao,體現了“釣魚島”的身份識別功能。
2、文學翻譯要突出中國文化的創造性表達。例如,《白馬湖之冬》是當代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之壹,描寫了1948年至1949年間發生在河南省白馬湖畔壹個小村莊裏的故事。小說中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語言表達,如“咬咬牙”“拍拍胸脯”“搭搭嘴”等。這些表達在英語中沒有對應的習慣用法,如果直接音譯或意譯,會失去原文的生動和韻味。英國翻譯家霍華德·戈爾德布拉特(Howard Goldblatt)在翻譯時,運用了壹些英語中的俚語或慣用語,如“bite the bullet”“beat one’s chest”“shoot the breeze”等,既保留了原文的風格和情感,又符合目標語言的習慣和規範。
3、文學翻譯要註重中國文化的跨文化傳播。例如,《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最著名的歷史演義小說之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間發生的歷史事件。小說中有許多反映中國傳統思想和價值觀的成語和典故,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這些成語和典故在英語中沒有對應的表達方式,如果直接音譯或意譯,會導致信息丟失或誤解。美國翻譯家羅伯特·莫斯(Robert Moss)在翻譯時,在保留原文中文成語和典故的同時,在括號裏加上簡要的解釋或註釋,如“Three visits to the thatched cottage (a reference to Liu Bei’s three visits to Zhuge Liang’s home to persuade him to join his cause)”“Borrowing arrows with straw boats (a reference to Zhuge Liang’s clever scheme to obtain arrows from Cao Cao’s army by sending out boats covered with straw)”“The Battle of Red Cliff (a decisive naval battle in which the allied forces of Liu Bei and Sun Quan defeated Cao Cao’s much larger army)”等。這樣既保留了原文的風格和文化內涵,又便於目標語言讀者理解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