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紅樓311:遣散小戲子,去留各有選擇,瓜分到各人,緣分非比尋常
老太妃死後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政治變化。很多細節被曹雪芹隱藏在賈母離家“伴靈”後的瑣碎事中。
尤其梨香院十二個小戲子的去留,首先反應的是四王八公老臣與皇帝的立場。
賈家遣散梨香院小戲子,走的小戲子無論未來如何,不會受到日後抄檢大觀園的牽連。而留下的小戲子,則在抄檢大觀園後被壹網打盡,遭受了“滅頂之災”,就如賈家抄家壹樣。
梨香院十二個小戲子的選擇,等於是賈家的壹次機會。是選擇“杯酒釋兵權”後的超然,還是戀棧不去的“心有不甘”。賈家無疑是選錯了。
皇帝想要“兵不血刃”拿下臥榻之側酣睡的隱患,希望賈家這些人能像離去的小戲子們。奈何賈家和北靜王等壹系列人不甘心,最終雙方“虎兕相逢”各憑本事,賈家則悲劇了。
閑言少敘,影射伏筆各有理解,回過頭我們再講壹下十二個小戲子的命運。她們在這次選擇中,為各自的歸宿留下了鮮明的註腳。
離開的,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她們的人生更自主。
留下的,命運不再自己掌握,只能各安天命。
梨香院十二個小戲子: 文官、芳官、齡官、藕官、蕊官、寶官、玉官、(菂官)、茄官、艾官、葵官、豆官。
除了死去的“菂官”,當時走的只有“寶官、玉官和齡官”。這三個人很有意思。
壹,齡官很復雜。
元春省親當晚,最喜歡的不是正旦芳官,而是小旦齡官。而且齡官與芳官還不同,她表演的角色不是女主角,而是“丫頭”壹類,偏偏她出頭了。
《相約》《相罵》出自《釵釧記》,可以看作賈元春支持薛寶釵的立場。這裏齡官影射了薛寶釵。
但齡官同時又與林黛玉有幾分相似。與賈薔情意綿綿,更兼吐血得病,分明就是“女兒癆”,堪為林黛玉之影。
齡官與花襲人壹樣,是個“釵黛合壹”的人物。
齡官與賈薔有情,梨香院解散她正好得了自由身。雖然原文沒再交代她的結局,不難想象賈薔會安排她。
不過齡官之病在當時很難好,她會不會步了林黛玉後塵少年夭折也不好說。
不管如何,齡官與賈薔代表了寶黛釵三人的另壹種人生糾纏,可能不如賈蕓和小紅幸運。這從齡官的“齡”通“菱”體現出來。
《紅樓夢》裏,“蓮、菱、蓉”相關的字都有可憐之意。梨香院十二官是重災區。
芳官、藕冠、蕊官、菂官、茄官、齡官六人都能與“蓮菱(憐)”扯上關系,也都“可憐”。齡官結局堪憂。
二,“寶官、玉官”。
二人名字中有“寶、玉”,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另壹個“伏筆”。
二人出場不多卻又雙雙離去,代表林黛玉羨慕的“紅拂夜奔”的勇氣和運氣,是寶黛姻緣另壹種“自由”的方向。沒有結局就是好結局。
剩下的八個小戲子沒走,命運就不容她們再做主。
以曹雪芹善於伏筆的寫作特點,這些小戲子被各自安排給“各人”,怎麽可能沒有特殊含義呢?
比如為什麽她們被安排給了“那些人”,為什麽王熙鳳沒有小戲子,為什麽芳官不給林黛玉,卻把藕官給了她,而蕊官給了薛寶釵又是什麽意思,這些得到小戲子的人,命運又如何等等……真要認真去講述,估計又是幾篇文章,本文只簡單梳理壹下。
三,“文官給了賈母”。
她是十二個小戲子之首。元宵節當晚也是文官帶隊與主子說話,口齒清晰、不卑不亢地配合賈母與薛姨媽、李嬸娘對答,深讓賈母滿意。
文官既是小戲子之首,就該歸屬賈母,不過原因並不簡單。“文”字突出重點,要註意二層意思。
第壹,賈母出身保齡侯尚書令府,父親史公等同宰相為“文官”之首。這是賈母的出身。
女婿林如海又是科舉探花郎,書香門第。賈母支持寶黛姻緣,也是為賈家“棄武從文”轉型的延續。這是賈母的願景。
第二,賈母堅定支持賈家“棄武從文”,為賈家的未來指明道路。
文官給賈母恰如其分。寶黛姻緣的主旨就在於“文”,是賈家的出路和未來,不是賈母私心。她反對金玉良姻也是因為賈家與薛家聯姻,轉型將“功虧於潰”。
四,“正旦芳官給寶玉”。
正旦就是青衣大女主。元代·馬致遠《漢宮秋·第壹折》:“正旦扮王嬙引二宮女上詩雲。”
正旦是女主,與林黛玉近似,芳官又姓花與襲人壹樣是草木人。
青衣常因穿黑色裙子而得名。而黑者,黛也。芳官影射林黛玉無疑。
芳官未來會有三件事:
壹件是她對賈寶玉講述了梨香院三官故事影射“寶黛釵”。
壹件是賈寶玉生日時演唱了《賞花時》。
壹件是在抄檢大觀園後被攆走再出家。
林黛玉小時候被度化出家不成,芳官做成了。
芳官被攆走,晴雯被攆走,襲人也嫁他人,都預示林黛玉也將離開了賈家。
芳官給了賈寶玉,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有短暫姻緣的伏筆,薛姨媽要做媒也給了線索。
五,“小旦蕊官送了寶釵”。
蕊官是菂官死後的替補。藕官卻不忘菂官,對蕊官也情深義重。分明就是[終身誤]的寶黛釵故事。
蕊官為“三個心”,也預示寶黛釵三人的情緣糾纏。
蕊官是“替補”給了薛寶釵,預示薛寶釵是林黛玉的替補。揭開了黛死釵嫁的真相。
林黛玉死後,賈寶玉以續弦之禮迎娶薛寶釵為“填房”。當日解讀劉姥姥“雪下抽柴”故事時就有過分析。
六,“小生藕官指與了黛玉”。
藕者,蓮也。菂者,蓮子也。小旦菂官才是林黛玉的影。而菂官死後,藕官給了林黛玉,算是“姻緣”的延續。
藕官最後出家,是賈寶玉出家的伏筆。
藕官不忘菂官,代表賈寶玉陪在林黛玉身邊。
第二十三回賈寶玉說“變個大王八(和尚),替林黛玉馱碑壹輩子”的讖語會實現。
君箋雅侃紅樓認為賈寶玉出家後,最終為林黛玉守墓余生。
當然現實中芳官、藕冠、蕊官壹同出家,也算三人情緣終結,全部“開悟”了去因果。
七,“大花面葵官送了湘雲”。
大花面司職花臉。“生旦凈醜”中的凈,演繹舉止穩重的忠臣良將。
葵者,向陽而生,陽就是皇帝。史家這壹代壹門兩侯,多出的忠靖侯史鼎。“忠”者“凈”也。
賈家是逆臣賊子最終被抄家。史家與賈家的結局壹定不同。起碼忠靖侯史鼎的立場與賈家相悖,他與同樣忠字開頭的忠順親王壹樣是皇帝忠臣。是葵官為“凈”的壹層隱喻。
葵官後面被史湘雲穿了男裝改名叫韋大英,取“唯大英雄能本色”之意,史湘雲自稱“是真名士自風流”。“韋大英”是讓史湘雲認同的“英雄”。
第二十八回[悲愁喜樂]酒令和妓女雲兒出場,預示史湘雲的丈夫就是馮紫英。二人將上演壹場生死別離,樂極生悲的悲慘故事。
八,“小花面豆官送了寶琴”。
豆官司職小花面是“醜”行,就是小醜。她人小機靈滑稽可笑。
賈母對薛寶琴異常疼愛,體現的卻是對薛寶釵的不以為然。
而她送給寶琴的鳧靨裘,用野鴨子頭上的翠毛撚線織成,看似和雀金裘類似,卻諧音“野丫頭”。
鳧靨裘與雀金裘,借野鴨子和孔雀的不般配,表明賈母心中薛家女兒是野丫頭的立場。
薛家賴在賈家,任憑像劉姥姥壹樣被戲耍如“小醜”壹般,還死賴著不走,也從豆官體現出來。
還有,賈璉稱呼薛蟠為薛大傻·子”,王熙鳳叫自己表兄弟薛老大,賈寶玉明知道表兄薛蟠不會詩詞歌賦,還非要作[悲愁喜樂]酒令讓他出醜……就是逗弄“小醜”行徑。
豆官折射出薛家在賈家的尷尬處境。
九,“老外艾官送了探春”。
老外指“外”行,演繹老年男子的腳色,掛白滿須。
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梨園以副末開場為領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謂之男腳色。”
“外”字只看表意,就突出賈探春日後會遠嫁海外異國,成為王妃壹去不歸。
但賈探春幸運在否極泰來。 《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艾官的“艾”,結合“外”為老年男性,揭示出賈探春夫妻和合白頭偕老。她房中那個白玉比目磬就是伏筆。
“艾”還有停止之意,賈家犧牲女兒賈元春和賈探春,都有“止損”之意,想借女兒“避難”卻走錯了路。
當日周瑞家的送宮花,正遇見探春與迎春壹同下棋,代表她們都是父親的棋子。
最後,艾有艾(yì)音又通“安定”。“三春去後諸芳盡”賈家滅亡,四王八公勢力被肅清,皇帝清除了心頭隱患,安定了民心朝政。
賈家之禍從賈探春遠嫁開始,卻是王朝之福。都可從“艾”字上找尋答案。
十,“尤氏便討了老旦茄官去”。
茄官司職老旦,是指蓮葉梗。
《說文》:茄,夫渠莖。
“茄”還有(jiā)音,指“荷”。茄房即“蓮蓬”。以蓬實外苞分隔如房,故名。
茄袋,就是指荷包(錢包)。
所以,茄官究竟是“茄(qíe)官”還是茄(jiā)官,真不好說。
“茄”有“荷”意,與“蓮”相關。寧國府賈蓉為“蓮”,秦可卿是小蓉大奶奶。賈惜春住在藕香榭,外號藕榭。二人都可憐。
惜春之所以沒有小戲子,只因茄官給了尤氏,也可算在她頭上。
尤氏討了茄官去,她當然也是可憐人。沒有背景靠山,唯有“過於從夫”,王熙鳳罵她: “妳的嘴裏難道有茄子塞著?” 也是“茄官”伏筆。
綜上,梨香院的十二個小戲子,第壹次分別有隱喻四王八公命運和賈家“冥頑不靈”的立場。第二次分配則與各自主人相關,對應的分別做出伏筆。尤其要註意得到小戲子的人,結局也是有好有壞,但大多不好或者不確定。像李紈那種確定《晚韶華》的,王熙鳳那種確定不好的,是沒有或者由別人代表了。
關於她們的故事才開始。後文還會再講到。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關註作者、點贊、收藏,《趣侃紅樓》系列文章每天壹篇,將為您持續更新!
文|君箋雅侃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