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特異性差,骨骼肌損傷、創傷、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可致使其升高。
在急性心肌損傷時,Mb(肌紅蛋白)最先被釋放入血液中,在癥狀出現約2-3小時後,血中Mb可超出正常上限,9-12小時達到峰值,24-36小時後恢復正常。
對於懷疑ACS(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病人建議連續采樣測定,因為癥狀出現和蛋白標誌物釋放到血液之間有壹段延遲。在ACS早期診斷和監測的臨床效用已有大量文獻報告。Mb陰性有助於排除心梗。
擴展資料:
肌紅蛋白臨床意義:
測定血清肌紅蛋白肌紅蛋白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AMI)診斷的早期最靈敏的指標。但特異性差,骨骼肌損傷、創傷、腎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導致其升高。
Myo陽性雖不能確診AMI,但可用於早期排除AMI診斷的重要指標,如Myo陰性,則基本排除心肌梗死,還可用於再梗死的診斷,結合臨床,如Myo重新升高,應考慮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
增高: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損傷、肌營養不良、肌萎縮、多發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長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後1.5h即可增高,但1~2d內即恢復正常。
(1)血中升高:甲狀腺功能減低癥、高醛固酮血癥、腎功能不全、惡性高熱以及劇烈運動後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紅蛋白尿癥、血尿等。
(3)血、尿中肌紅蛋白均升高:見於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重癥肌無力)等。
參考值:
男性20~80μg/L;
女性10~70μg/L;
診斷限:>100μg/L;
血清Mb水平隨年齡、性別及種族的不同而異,黑人的Mb水平要高於白人。
百度百科-肌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