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壹般指三無漏學。三無漏學是佛教用語,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系,即循序漸進的關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壹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壹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擴展資料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
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壹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壹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遠離殺生;
2、遠離不與取(偷盜);
3、遠離欲邪行(邪淫);
4、遠離虛妄語;
5、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麽,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麽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占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系,拈花惹草、紅杏出墻。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壹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
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壹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