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是癔病?

什麽是癔病?

癔癥,又稱歇斯底裏,是hysteria的譯音。是壹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故有人稱其為“疾病模仿家”。由明顯的精神因素, 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或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壹組疾病,表現為急起的短暫的精神障礙、身體障礙(包括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些障礙沒有器質性基礎。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遺傳,但性格牲如情感豐富、暗示性強、自我中心、富於幻想等具有癔病性格特點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具體表現形式

● 癔癥性意識障礙

主要表現意識朦朧狀態,即病人突然發生的意識範圍縮小,言語可反映出其精神創傷內容,而對外界其他事物卻反應遲鈍,歷時數十分鐘,然後自行停止,恢復後對發病經過通常不能完全回憶。

● 癔癥性情緒障礙

主要表現為情緒爆發,在遭到精神刺激後突然發生哭喊吵鬧、捶胸頓足、撕衣毀物、碰壁撞墻。有人圍觀時表現更為劇烈,歷時數十分鐘後可自行緩解,事後部分遺忘。

● 癔癥性遺忘

表現為受精神刺激後,患者對所經過的壹段時間的部分內容遺忘,而那壹段經歷或那壹類事件對病人來說往往是創造性的、令人痛苦的。

● 癔癥性漫遊

患者在白天突然從家中或工作場所出走,出走地點可能是以往熟悉和有情感意義的地方,外出時能進行基本的自我料理和社會交往,壹般歷時數小時至數天,開始和結束都是突然的,清醒後對發病經過不能回憶。

● 癔癥性感覺障礙

精神刺激後,或對壹般的聲、光刺激難以忍受,或對刺激的感覺性降低或缺失。有的還表現為突然失明、耳聾等。

癔病的主要癥狀

①癔癥軀體障礙(轉化型癔癥)。表現為麻木,感覺過敏,突然失明,突然發生完全性聽力喪失;失音或喉部梗阻感;肢體癱瘓、不能站立或不能步行,但無肌肉萎縮;痙攣發作,倒地、抽搐,常常是手足亂舞,有時扯頭發、咬衣服。

②癔癥性心理障礙(分離性癔癥)表現為突然情感爆發,哭笑不止,撞頭、扯頭發、咬衣服、捶胸頓足、滿地打滾,常伴有情緒的急劇轉變和戲劇性表現。還有的心因性遺忘病人,表現為有選擇地遺忘那些與心理創傷有關的內容或某壹階段的經歷;神遊癥患者,突然離開原先的活動,外出漫遊,可歷時數日。

由於癔病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有時讓人琢磨不定,同時沒有器質性病變發生,所以,有許多人認為,癔病是邪病,是鬼神等作祟,到處向誣醫神漢求救。不僅被人騙去錢財,還往往導致病情加重,耽誤了正常治療。

註意事項

對於癔癥的確認應十分慎重,要註意四個要點:

壹是該病是由於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二是該病的癥狀具有特異性,如軀體障礙表現出的體征,意識障礙表現出過多的表情和誇張性;

三是癥狀可因暗示而消失;

四是它不屬於氣質性軀體疾病。

臨床表征

(壹)情感爆發常在精神刺激後急驟起病,表現盡情發匯為特點

,如嚎啕痛器或時而大笑,大吵大鬧或聲嘶力竭吐露憤懣,甚至扯頭

發、撕衣服、捶胸蹬足、以頭撞墻、地上打滾等,發作時間長短可受

周圍的勸慰而變化。

(二)意識障礙為意識朦朧狀態或昏睡,可呼之不應,推之不動

,四肢僵硬,僅有眼瞼顫動,稱為癔病性木僵。有時情感豐富,表情

生動,行為誇張,定於表演,談話常以歌謠式,其內容多與精神創傷

有關,偶有所問非所答之假性癡呆表現。

分類

(1)分離型障礙。精神活動解體,不同的精神活動之間分離。如發作性意識改變、假性癡呆、附體體驗、神遊和心因性遺忘等。

(2)轉換型障礙。強烈的情緒反應轉化為軀體功能障礙,如各種感覺、運動障礙、抽搐震顫等,而軀體癥狀壹出現,情緒反應便消失,而且對情緒反應不能回憶。這些軀體功能障礙無法用解剖生理來解釋,甚至相互矛盾,而且病人對這些癥狀漠不關心或泰然處之,通過暗示或自我暗示可以消除癥狀。

(3)軀體癥狀。又稱Briquet綜合征,表現出各種各樣模糊不清,部位不定的軀體不適。

(4)其他形式。①流行性癔病:常發生於壹個群體內,開始是壹個人發病,周圍的人目睹其癥狀,通過暗示和自我暗示出現相似癥狀。多短暫,女性常見,疲勞是其誘發因素。②賠償性神經癥:因為工傷、事故、糾紛受害者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癥狀誇大持續存在,但由無意識機制作用,並非受本人意識支配。(開始可能是有意識的,但以後反復強化變成無意識了)③職業神經癥:這是壹類與職業密切相關的運動協調障礙,如書寫痙攣癥,因書寫任務重、疲乏、出現手部肌肉震顫、痙攣、無法使用手指,前臂甚至整個上肢,若改用其他手工動作則手指運動恢復常態。

癔病發生的原因

①主要是患者的特殊性格。患者壹般性格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變性,具體表現為情感活躍、生動,但是膚淺、幼稚;情感帶有強烈的誇張性和戲劇色彩;易接受暗示,又願意當眾表現。

②急劇的或者持久的心理緊張刺激,持久的心理沖突。如地震、水災、親人亡故等強烈刺激,強迫婚姻,遇到被人誣告、誹謗等有傷自尊和有辱人格的事,引起驚恐、悔恨,氣憤、委屈、憂慮等情緒,尤其是憤怒和悲哀等情緒,而這些情緒又被壓抑不能表達時,就可能導致癔癥的發生。

癔癥的治療

診斷

癔癥的發生與心理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個體性格特征有密切關系,故表現多是功能性的。而器質性病變的疾病多有神經系統和實驗室檢查的陽性發現,可明確診斷。

方法

以心理治療為主,可選用暗示療法、心理疏導療法、系統脫敏療法等,也可根據不同癥狀酌情選用小劑量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焦慮藥等。經正規治療後大多數癔癥病人預後良好,只有少數癔癥遷延不愈。

①認知療法。通過說服、教育和保證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力爭完全控制復發。

②暗示療法。用語言暗示,用肯定而有信心的 言語指導和鼓勵患者,提高其信心,避免周圍副面影響。

③催眠法。在催眠狀態下,通過揭示矛盾、暴露隱私和發泄欲望並且加以解釋和疏導,也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催眠步驟是:首先改善情緒,消除胸悶氣阻等身體不適感;其次是了解發病的誘因以及真正的心理問題,進行解釋和疏導;第三是針對癥狀采取催眠暗示療法;第四是糾正患者不良性格傾向,鞏固療效;第五是幫助患者改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力爭完全控制復發。

④藥物療法。臨床發現,在有的癔癥患者發作的時候,立即服用治療傳導阻滯的藥物,如地奧心血康之類的藥物,癥狀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