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身心靈的三個境界是體式境界,呼吸境界,心靈境界。
1、體式境界。
最初從體式模仿開始,學會模仿後開始走入熟練,熟練後知覺反應逐步深入肌體,深入後感官意識走入收攝向內感受,到達入內就漸進走向自律,自律是最好的精進,不退信心。這個過程有個阻力點,即在走向收攝這個點的時候,做不出來,這就是被體式捆綁了。
2、呼吸境界。
練習呼吸,最初往往是短促的呼吸,短促呼吸帶來急躁與不安,且伴隨著粗聲,這是瑜伽不良呼吸相。當呼吸開始柔緩下來,身心彼此之間就開始協調合作,隨著呼吸功力加深,氣息走向細聲,細聲能夠具備控制氣息能量,到達無聲的境地,呼吸就非常強大了。
3、心靈境界。
靜身是讓身體先安止下來,即停止行為動作,通過靜身走向靜念,這個過程叫做身念止。通過靜念讓意識念頭安止壹處專註,通過專註靜息可以減少意識波動,靜息即呼吸細聲到無聲,如此能夠到達自然止息,止息時鼻和舌二根欲望停止,則冥想大門開啟走向禪境。
瑜伽起源及歷程:
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愈。
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壹系列有益身心的鍛煉系統,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瑜伽教給人們的治愈法,讓世世代代的人從中獲益。瑜伽,這個詞,是從印度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結合或和諧。
瑜伽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壹系,探尋梵我合壹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是主要是壹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