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在廣義的定義中,指的就是“剪輯”。因為“蒙太奇”來自法文的單“montage”,意思就是“組裝、安裝”。那它是怎麽產生的呢?
在電影剛剛出現的時候,膠片復制技術還不發達。那會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就是從開機壹直拍,到關機就是壹部電影。所以為了表達清楚故事,基本就是只會用壹個景別:全景(展示人物的全身)來講述故事。那會兒的電影為了表達清楚人物的情緒就得加入誇張的肢體動作,才能讓大家看明白。
歷史上真正使用不同景別進行剪輯拍攝的是愛迪生的助手,電工出身的埃德溫·波特。他拍出了6分鐘的實驗片《壹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他試著將不同空間的兩段畫面拼接在壹起完成敘事。
波特的實驗得出了壹個驚人的結論:拼接在壹起的兩個鏡頭可以在觀眾的腦子裏創造出上下文關系!可以把那些在完全不同地點,相隔壹段時間拍攝的鏡頭組合成為壹個敘事整體。
這就是最基礎的剪輯的誕生: 將不同鏡頭平順地組成同壹個連續時空。
但這種平順的鏡頭銜觀眾看久了會有些有些枯燥和乏味,導致觀眾無法集中註意力去觀看影片。
這是怎麽回事?這個答案到應用心理學慢慢成熟後才被大家所揭示——視覺心理學。
美國心理學家霍伯爾和瑞士科學家威塞爾(為1981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獲獎者)的研究表明,人腦與眼具有探測運動的特殊細胞。這些細胞促使人在觀察外界事物時不會老是停留在壹處,而是不斷地轉移視線,不斷地變幻角度去觀察世界。
舉個例子,當妳在讀壹本小說時,眼睛總是不間斷地從壹行字挪到另壹行字。當小說處於平緩抒情段落時,讀者的心情顯得平靜安謐,眼睛運動速度也將緩慢和悠閑。隨著小說情節的推進及讀者情緒的激動,眼睛運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這與人親臨某個事件的情形相吻合。當壹個人在觀察或親歷參與非常激動心和變動極快的活動時,他的反應節奏就會大大加速,他會迅速地變換視線的方向。這種生理現象,便產生了蒙太奇的節奏要求。
在當年沒有這些理論的情況下,已經有人意識到了這壹點。他就是格裏菲斯。但他完全是壹種沒有理論體系下無意識的憑借直覺實踐了蒙太奇的技巧。
也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敘事蒙太奇”(後來大家的歸納)。
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系來分切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