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dao (四聲);稻(水稻)的種植起源於華南約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
2、黍shu(三聲);黍不是現今我們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黃米。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的農作物。
3、稷ji(四聲) ;五谷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糧食之壹,在南方很少種植。
4、麥mai (四聲);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我國華北。
5、菽shu(壹聲);菽即豆,而五谷中所指的菽並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稱作菽,秦漢以來才稱為豆。
稻、黍、稷、麥、菽在古代稱為“五谷”。另壹種說法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
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
擴展資料
五谷的發展歷程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征被人發現,菽也與粟壹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
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面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壹,並與粟相提並論。
儒家經典《春秋》壹書中,它谷不書,至於禾麥不成則書之。可見,聖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視麥與禾。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
漢代關中人口的增加與麥作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於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於東南地區,這正是秦漢以來被稱為“地廣人稀”的楚越之地。
宋代南方人口已超過北方,有人估計是6:4;此後至今壹直是南方人口密度遠大於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與水稻生產分不開的。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卻後來居上。
百度百科-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