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理應設立“企業道德官”。在許多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裏,都專門設有“企業道德官”這樣的高級管理職務,負責企業的社會責任事宜。
進行社會捐贈,僅僅是他們工作的壹個很小方面。除此之外,他們負責企業在發展中如何對待經濟利益以外的因素———如何對待人力資源,是否遵紀守法,怎樣對自然環境進行正確利用和保護,等等。
據《中國企業公民發展現狀調查報告》顯示,90%的國內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方面至今依然沒有開始行動。國內99%的企業沒有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部門設置。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表現頗為令人擔憂。如果缺乏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成熟管理,壹個企業必然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最終被社會公眾所拋棄。
“追求利潤最大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是很多企業家給出的答案。作為壹個“經濟人”,追逐利潤,講求回報是企業和資本天然而正當的屬性。所以企業家們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有必要繼續追問,如同魚之於水,毛之於皮,企業發展依賴社會環境社會資源。當代企業理論認為,壹個好企業要做壹個“企業公民”。
企業除了“為股東負責”,要全面考慮企業對所有“利益相關人”的影響,包括雇員、客戶、社區和自然環境。
摒棄道德、觸犯法律的企業家,最終結果是毀了他人也毀了自身來之不易的企業。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理應把提升企業的“道德指數”放在第壹位。
擴展資料英國倫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時報》***同擁有的《金融時報》股票交易所國際公司推出了8種“道德指數”,在世界各主要金融證券市場首先將道德因素納入指數範疇。該公司行政總裁對此舉所作的說明是:“我們推出該指數的原因,是由於投資方在選擇投資對象時,越來越多地希望挑選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
為此,只有那些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公司,才能有幸被納入這壹指數,而那些只顧賺錢卻不顧社會影響的公司是無緣進入的。英國人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精明而有遠見的企業經營者應將提升企業的“道德指數”放在第壹位,牢記自身的社會責任,樹立道德為先的經營方針。
應從企業文化著手,組織企業全員開展倫理經營所涉及的各種傳統文化精華、倫理構成和道德準則知識的學習,提升全員對倫理經營的感知度和忠誠度,塑造企業的特色文化,鑄造企業的倫理靈魂,為提升企業的“道德指數”創造必要的人本條件,事實上,在很多時候,這種文化和精神就是壹種核心競爭力。
人民網-企業家身上“流著道德的血液”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