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法國大革命的沖擊,歐洲的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藝術已不再僅僅是貴族所欣賞的高雅藝術,新崛起的中產階級也成了劇場和音樂廳的觀眾。因此,來自民間的喜歌劇和平易生動的器樂音樂大量湧現。
西方音樂史中的古典主義時期通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壹段時期。維也納出現了海頓、莫紮特和貝多芬三位古典主義大師,他們的傑出音樂作品和音樂風格被稱為近代歐洲音樂藝術的“經典”。古典風格的形成,經歷了古典早期復雜的準備過程。
18世紀的歐洲,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經歷了壹場廣泛的思想革命——啟蒙運動,它是以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的面貌出現的,然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文化領域,涉及經濟、政治、法律、哲學、科學乃至社會制度和社會風尚等方面。啟蒙思想家反對傳統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論;反對形而上學,提倡科學和常識知識;反對專制的權威和特權,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號。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等法國百科全書派正是身體力行地要以先進的哲學文化知識的光輝照亮黑暗愚昧的社會。 啟蒙主義者認為“理性”是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基礎。布瓦洛在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經典《詩藝》中強調“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飄忽無常的情感。他認為,凡是天生的事物總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實的。文學家要愛理性,永遠不能和自然寸步相離。啟蒙時期流行的文體是更富於理智的散文,優秀散文的清晰、生氣、得體、勻稱和優美的品質,也成為評判其他藝術的準則。音樂藝術中,古典主義的幾代大師,則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邏輯的龐大的音樂構思形式,最終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適度的完滿表現。古典主義時期是知識大眾化的時代。哲學、科學、文學和藝術開始面向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公眾。小說、戲劇描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樂家也走出宮廷深院的大門,為音樂會的聽眾構思創作,於是音樂的愉悅性、易解性和動人等品質,成為音樂美的準則。在啟蒙運動的人道主義思想影響下,歐洲形成了壹個開明君主的統治時期。社會改革的同時,文化藝術獲得發展。歐洲君主的廣泛聯姻削弱了國家民族的界限。藝術,特別是音樂的發展呈現出歐洲壹體化的傾向。然而這終究是壹個行將滅亡的社會,法國革命敲響了舊社會政體的喪鐘,也預示了新的音樂時代的開始。
古典主義時期的歷史壹、喜歌劇的發展與格魯克的歌劇改革
18世紀上半葉意大利出現了喜歌劇(Opera Baffa),這是在啟蒙主義思潮影響下,壹反意大利正歌劇“矯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壹種新的歌劇體裁形式。它是在意大利幕間劇(Intermezzo)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中人物常常是社會中下階層,場景多是大眾十分熟悉的日常生活而非豪華的王宮深院生活。劇詞幽默口語化,音樂也十分生動。意大利的佩格萊茜(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不僅是壹位有才能的正歌劇作曲家,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認為是第壹部意大利喜歌劇。這部獨立的喜歌劇最初是分為兩部分穿插在他本人的三幕正歌劇《高傲的囚徒》的幕間演出的。劇情簡潔,人物僅有主人(男低音、常扮演喜歌劇中音樂較生動的角色)、女仆(女高音)和壹個啞仆。作品表現了市民階層女仆的精明機智。
18世紀中下葉意大利主要喜歌劇作曲家波契尼(N.Pic-cini,1728—1800)的《溫順的女兒》融入了壹些嚴肅的抒情性。契瑪羅薩(D.Cimarosa,1749—1801)的《秘密婚姻》由於生動地表現了人們社會等級價值觀念的轉變而引起轟動。
1752年,壹個意大利歌劇團把《女仆作夫人》帶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國文化界“喜歌劇之爭”。盧梭等壹些啟蒙思想家,熱情贊揚這種大眾化傾向的歌劇體裁,盧梭還綜合了意大利喜歌劇及法國傳統的集市戲創作出了喜歌劇《鄉村蔔者》,證明以法國語言能夠譜寫這種新風格的音樂。 由於18世紀的意大利正歌劇過份註重美聲、炫技性而無視戲劇性的傾向,使它與啟蒙主義提倡的“自然”原則格格不入。壹些藝術家思考對正歌劇進行改革。其中壹位有成就的作曲家是格魯克。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是德國人,就學於布拉格,後在意大利完成學業,早年主要創作傳統風格的意大利歌劇。18世紀50年代定居維也納,受歌劇改革浪潮影響,與詩人卡爾薩比基(Raniero Calzabigi,1714—1795)合作先後創作了《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阿爾切斯特》等歌劇,實踐了他對歌劇改革的壹些設想。他認為:歌劇聲樂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裝飾,音樂必須在戲劇的支配下簡潔地陳述出來;千篇壹律的返始詠嘆調的形式,如果破壞了劇詞的連貫性,就不應該采用;序曲的基調應與整個戲劇的基調相吻合;簡潔和清晰應是歌劇音樂永遠追求的原則。格魯克的歌劇題材雖然仍是采用神話故事,但他著意發掘其中的人性的、倫理道德的意義。他以新的歌劇美學觀點面對已被音樂家數十次譜寫過的題材,寫出《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其中詠嘆調“我失去了尤麗狄茜”等唱段不愧是富於美感而簡潔的佳作,奧爾菲斯下冥府拯救妻子的場景則以音樂和戲劇的渾然壹體動魄感人。格魯克在70年代為在巴黎演出而創作了《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阿爾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裏德》等歌劇。他的歌劇美學觀點啟發著後世許多著名歌劇作曲家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