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字,甲骨文是三個略圓的“〇”,表示天上發光的物體。其實這是最古老的“星”的象形字。造字時不能只畫壹顆星,否則與日字混同,因此就畫幾顆星。甲骨文像三顆星,多者有四顆、五顆星。篆文三顆星完全變成了三個日字。《說文解字》:“晶,精光也。從三日。”許慎根據篆文直觀,解為由三個“日”構成了。後來因為“晶”被借作“形容光亮”(如“晶瑩”)“結晶”和水晶礦物用,才加聲符“生”另造了“曐(後簡化作星)”,把“晶”“星”二字區分開來。讀音也由xing變為jing,x、j都是舌尖前音,發音部位相同,上古時同音。
“晶”字由本義星引申為光亮是很自然的,可是這個意義不見於先秦兩漢文獻。只見於後世的文獻,如唐杜甫《八哀詩·蹭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鄭公瑚璉器,華嶽金天品。”唐柳宗元《登蒲洲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日出洲渚靜,澄明晶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