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美國股災發生之後,美國股市計劃引入熔斷制度,壹些學者當時就預測這將引發磁吸效應。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Fama當時從理論上預測該制度會導致磁吸效應:“投資者將搶在熔斷前完成交易,導致熔斷的加速到來”。另壹位芝加哥大學的學者Telser也預測到可能發生的買賣訂單不平衡問題,“在預期到部分無法保持耐心的投資者會在熔斷或漲跌停之前賣出或買入時,潛在的對手方會傾向於延後交易等待更好的價格”。另外,當價格即將接近熔斷價格限制時,會對持有相反頭寸的投資者造成心理壓力,迫使他們對沖手中的頭寸,使得市場價格更加趨向熔斷價格。
之後的眾多學者利用世界各國市場的數據進行了相關實證研究,大多數都支持了磁吸效應的存在,但也有少數研究持相反結論。例如Kim和Rhee(1997)利用東京股票交易所的交易數據、Kuhn等人(1991)使用1989股市崩盤期間的美國股市交易數據、Chan等人 (2005) 使用吉隆坡交易所的訂單數據、Cho等人(2003)使用臺灣股票交易所的數據,都發現了顯著的磁吸效應,出現了市場價格加速向熔斷價格和漲跌停價格靠攏的現象。
國內的相關研究也發現了漲跌停板制度下的磁吸效應。任嶽均和王安興(2006)發現我國股市不管是分行業還是個股都存在顯著的磁吸效應,並且在漲停時更為強烈和顯著。劉逖等人(2006)也發現上交所股票存在明顯的磁吸效應。張小濤和祝濤(2014)用上交所的分筆數據研究發現,存在明顯的漲停磁吸效應。也存在少量相反的觀點。Abad和Pascual(2006)使用西班牙股票交易所的數據,發現風格激進的投資者在接近漲跌停板時會采用更耐心的交易策略。李迅雷等人(2001)的研究發現個股股價到達漲跌停板附近時會發生與磁吸效應相反的冷卻效應。
總體而言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以支持磁吸效應存在的結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