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扁鵲。

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望、聞、問、切’四診法”。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和嗅氣味;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這四種診法至今依然被普遍使用。

望聞問切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壹難,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望聞問切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詞語解釋:

出處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壹難。

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