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介入性研究(Unobtrusive research),或譯非侵入性研究、暗地調查法等,是壹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不驚動調查對象的前提下,進行資料搜集工作,從而避免“主體反應”(subject reaction)問題。在社會科學領域,由於研究對象是人,人們得知自己成為研究對象後,往往會試圖迎合研究者,而做出非預期或非常態行為,影響研究結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研究者改以不驚動研究對象的方法搜集資料,包括隱瞞身份以便進入特定場域、分析研究對象的公開資訊,或暗中記錄研究對象的行為等。
非介入性研究這壹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尤金·韋伯等人於1966年在《非介入性方法:社會科學的非反應性研究》(Unobtrusive Measures: nonreac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這本書中提出。
在這本書裏,韋伯等人借由觀察人們留下的線索進行調查。舉例來說,要知道博物館裏最受歡迎的展覽品為何,比起發放問卷,觀察展覽品前地毯的磨損程度,也許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如同其它研究方法,非介入性方法同樣要面對信度與效度的問題;研究者並非隨意觀察,而是透過嚴謹的研究設計來了解社會行為。
常見的非介入性研究,包括內容分析法、分析壹手統計資料、比較研究法與歷史研究法等。
優點
尋求人們實際行為的證據而不是他們所說的行為(如在調查和訪談研究中)的研究人員可能希望考慮使用非介入性研究的方法。實地研究人員也可能聲稱這壹優勢優於訪談和調查研究,但實地研究人員無法確定他們在該領域的存在可能對他們觀察到的人和互動產生什麽影響。
盡管與所有研究項目壹樣,非侵入式研究項目面臨將研究人員偏見引入工作的風險,但采用非侵入式方法的研究人員無需擔心研究對其受試者的影響。這種效應,稱為霍桑效應, 對非介入性研究的研究人員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們不直接與研究參與者互動。事實上,這是非介入性研究的研究的主要優勢之壹。
它可以比壹些我們已經討論過其他的方法是成本相對較低。因為“參與者”通常是與人類相反的無生命物體,研究人員可能能夠訪問數據而不必擔心向參與者支付時間費用(盡管前往或訪問某些文件和檔案的成本肯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