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代名前面加東西、南北,其目的有二:
其壹,為了區分國號相同的政權
其二,為了劃分同壹政權的不同階段
其區分依據是根據國都的位置,這沒有疑義,但在國號前加?東、西?到加?南、北?的轉變,其實反映的是我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
1,宋朝之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北方,所以天下統壹的關鍵在於關中與關東(函谷關以東)的對抗,也就是東西對抗。
從國都來看,就是長安與洛陽的區別。比如西周和東周,西漢和東漢都是如此。
2,從宋朝開始,我國歷經三次衣冠南渡後,經濟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地區。
從此統壹天下的關鍵在於南北,從國都來看,就是北京和南京的對立。
3,而晉朝和宋朝便是這壹轉變的過渡。
晉朝之時,人們看待天下大勢依然以東西而論,與長安和洛陽相似,東晉的國都建康(南京)在西晉國都洛陽的東面,?東?更能體現當時政權的地緣屬性,所以史稱東晉。
南北朝時期雖然也是南北對峙,但當時能否統壹天下依然取決於北方的東西對峙和最終融合,當時歷史發展的主線在北不在南。
東西對峙決定天下大勢的局面即使到了隋末依然沒有改變,李世民壹統天下的關鍵是擊敗山東(太行山以東)的王世充和竇建德,而當時的南方並無真正可以對抗的政權。
但從宋朝開始則不同,南方已經從整體上超過了北方,統壹天下之局變成了南北之爭,所以即使臨安也在開封的東面,但更在南面,?南?更能代表這壹政權的地緣屬性,所以稱南宋,而非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