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2000年。下面的它的簡介:
今日紅極壹時的百度公司,其名取自於辛棄疾的詞:“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李彥宏是百度的總裁。
李彥宏不平凡——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於網絡世界如日中天的時候,逆風飛揚,回到中國來搞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傳奇人物比爾·蓋茨、邁克·戴爾壹樣,放棄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學位,輟學經商,壹舉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聯網的寒冬裏,不但壹舉拿下新浪、搜狐、網易、TOM的技術委托大單,而且第二次融資1000萬美元成功。
他創建的百度搜索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國堪與Google比肩,六年上市,揚眉海外資本市場,長國人產業信心。
當年的陽泉小子
李彥宏,山西陽泉人,1968年出生。
和那壹代出生的人壹樣,沒上過幼兒園,啟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兩個姐姐教的。李彥宏8歲的時候,被送到陽泉壹小上小學。當時的李彥宏對老師的態度是:哪個老師表揚他,他就乖乖聽誰的;誰要是批評了他幾句,他就會在課堂上調皮搗蛋。大多數小學老師都認為李彥宏不是壹塊學習的料,李彥宏也不覺得自己是。
考上陽泉壹中後,李彥宏變得“老實”起來,而這股“老實勁”壹直保持到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圖書情報系。
但圖書情報專業跟他理想中的太不壹樣了,整日裏接觸的就是文獻、目錄,枯燥、乏味。在壹般人的眼裏,圖情系學生的歸屬或許就是在某個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李彥宏的誌向顯然不在這裏。但也正是這門李彥宏並不熱愛的學科,為他以後創辦“百度”提供了專業知識的支撐。
人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機會,有的機會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就看妳是否把握得住,但更多的機會則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李彥宏試圖改變自己不經意選錯專業的命運。
他為自己設定了壹條出國留學的路,買來壹大堆“托福”書猛啃,每天“三點壹線”:宿舍—教室—圖書館。本來,他在校學生會謀得壹個組織部副部長的職位,但摻和壹段時間後,覺得自己不適合走“紅專”道路,逐漸就淡出了。北京大學提倡學生選修其他系的課程,李彥宏喜歡計算機,覺得這個專業前景好,所以,也經常去計算機系旁聽壹些專業課程。
1991年,李彥宏從北京大學畢業。懷抱矽谷夢的他,廣種薄收,壹次向美國十多所大學遞了申請,最後被紐約布法羅大學錄取。
布法羅風景秀麗,李彥宏第壹次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正是白雪皚皚,冰封大地。布法羅大學,本不招大陸留學生,只因為學校聘了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在教授的要求下,學校破例招了他們幾個中國大陸學生。
初來乍到,李彥宏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在學校忙到淩晨2:00。李彥宏的勤奮,其實也是眾多中國留學生初到美國的真實寫照——補習、上課、打工。
畢業後,李彥宏被壹家金融信息服務公司聘用,開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三年後,他從新澤西州踏上去矽谷的第二次創業之路。那是1997年的夏天,陽光同他的夢想壹樣絢爛。
矽谷是李彥宏心中的夢。那裏有惠普、雅虎,那裏有互聯網和風險投資,那裏有斯坦福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裏的每壹寸土地,每壹寸陽光,都讓他向往。
李彥宏去的是Infoseek公司。時任Infoseek公司首席技術官的威廉·張壹直在等著他。如同任何壹個程序員,李彥宏壹直想做“大家需要的東西”,加盟Infoseek使他興奮不已。看著每天有幾百萬人在使用自己設計的東西,他心裏有說不出的滿足感。
那時,李彥宏的住所離網景公司很近。晚飯後他常去網景公司附近散步,看著壹棟棟辦公樓拔地而起,塵土飛揚的荒地幾個月後就變成了漂亮的網景工業園區,這讓他壹次次地感嘆新經濟的魔力。矽谷的中國工程師很多,李彥宏經常去參加大家的聚會,大家聚在壹起,就談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價格壹路飆升啦;誰誰又通過股權賺了錢,別墅買到山上去了啦。
每壹次談話都是壹次躁動。
1999年10月,中國 *** 邀請了壹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參加“國慶典禮”,李彥宏有幸在受邀之列。
從“國慶典禮”返回美國的李彥宏已經無心在Infoseek繼續幹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11月的某壹天,徐勇應約來到李彥宏的家裏談“大事”。
李彥宏拿出壹份“保密協議”,徐勇有些驚訝,但馬上轉為鎮定——李彥宏在矽谷兩年半,也習慣美國人的談話做事風格了。
徐勇在“保密協議”上簽了字。李彥宏說:“我們回國搞壹家互聯網公司吧。”
百度就要在中國開張了。
百度公司真正開張是在2000年3月份,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人員,李彥宏和徐勇兼做銷售工作,專職的技術人員有5人,其他都是來 *** 的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不想多招幾個技術人員,李彥宏感嘆,國內那時真正懂搜索引擎技術的人才太少,只好壹邊幹,壹邊自己培養。
李彥宏的新公司選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村隔四環相望,非常適合技術創業。他這套選址的技術是從矽谷學來的,矽谷的很多IT創業公司就環繞斯坦福大學辦公,老師和學生 *** 起來方便。
北大資源樓剛好余下兩間房,420在樓道的轉角,面積大些,適合技術人員集中辦公;406正好在樓道的中間,不到20平方米,李彥宏就把財務、行政安排在裏面。李彥宏自己的辦公室設在420靠窗處,從窗口斜望出去,他當年在北大讀書時住的43號樓壹覽無余,每到晚上,43號樓的燈光總能勾起他對大學生活的無限回憶。
北大資源樓被壹片綠樹環抱,樓下的那棵老槐樹少說也有30年樹齡了,那個夏天,知了在這棵樹上炸開了窩,整個晚上不停地鳴叫,像在開壹次沒完沒了的研討會。420房整夜亮著燈,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實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廁所洗把臉,回到電腦前接著幹;“煙民”們抵抗黑夜的辦法明顯更多,端壹把椅子,在廁所旁的過道裏吞雲吐霧,聽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這麽壹個校園民謠似的環境中誕生了,並且用兩年的時間壹舉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市場,2002 年初,公司便搬到了更加寬敞的海泰大廈。
2002年春節後,百度又迎來了新壹輪擴軍,這次是因為Google引起的。
當時Google中文版已在中國推出了兩年,在中國網民中的口碑越來越好。壹種壓力開始令李彥宏不安——壹方面是百度占據著中國市場80%的份額,另外壹方面Google已經在國際上成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當Google在國外像引擎殺手壹樣,相繼把Infoseek、雅虎斬於馬下。李彥宏就開始憋著壹股勁。別的國家妳攻城掠地也罷,在中國,我李彥宏是要與妳血戰到底的。
於是2002年3月,李彥宏建立了技術突擊隊,花重金招募了不少研發人才,準備趕超Google的技術優勢,李彥宏給這次秘密技術行動命名為“閃電計劃”。
按照李彥宏的意見,“閃電計劃”小組成員必須在9個月內“讓百度引擎在技術上全面與Google抗衡,百度的日訪問頁面(Pageview)要比原來多 10倍,日下載數據庫內容比Google多30%,頁面反應速度與Google壹樣快,內容更新頻率全面超過Google……”
那年夏天,天熱得出奇。
“閃電小組”的成員們專註在技術上革新,工作間歇也有了點獨特的小發明:他們買了壹部遙控玩具汽車,把需要交換的磁盤和文檔放在玩具車上,誰需要什麽,就由車運過去,省了不少腿腳功夫。還有人買了滑板車,站在滑板上去財務室報賬。“閃電小組”忙中取樂,壹團熱火。
但到2002年8月,李彥宏對“閃電計劃”的進展仍然感到不滿意,決定自己親自兼任組長,帶領小組成員研發。由於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術積累已經很深,加之對當時世界前沿技術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確實使“閃電計劃”的進展比原來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老樓下的那棵老槐樹掉下了最後壹片葉子,新樓裏的“閃電計劃”也終於大功告成,壹段忙碌的攻堅歲月塵埃落定。
“閃電計劃”的結果是輝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刪掉了Google的鏈接,理直氣壯地用自己的產品。在網民中,百度的口碑開始趕上Google。遇見道上的朋友,李彥宏不好“赤化”別人,就由市場總監畢勝“代嘮”:“百度已經不比Google差!”據說被他們“赤化”的朋友,沒有壹個認為上當受騙。比較中肯的評價認為,從那時起,“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和Google壹樣好用了”。
很顯然,“閃電計劃”是成功的,壹方面擊敗了最大的對手,市場份額又壹次得到擴張;另壹方面公司技術力量得到加強,研發隊伍跟著擴大起來。這次計劃結束後,公司沒有召開“慶功會”。李彥宏帶著大家去郊外玩了兩次,算是對大家的犒賞。
百度前面的路還很長,比起矽谷的同行來,李彥宏只是對中國的路更熟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