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真空管詳細資料大全

真空管詳細資料大全

“真空管”(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內部抽真空,以利於遊離電子的流動,也可有效降低燈絲的氧化損耗。真空管被廣泛運用於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真空管 外文名 :Vacuum Tube 原理 :遊離電子的流動 套用領域 :電子物理學 基本理論,發明經過,電流與電子流動,愛迪生效應,真空管的誕生,真空管,發展史,直熱式,傍熱式,進壹步發展,真空管差異,結構,工作原理,分類,依加熱方式,依容器結構分類,依結構及用途區分, 基本理論 壹切由電子開始談起 。電子元件本來就是壹項專精的電子物理學,利用材質以及結構上的特性,對電形成不同的反應。例如,利用兩片緊貼但不接觸的金屬 薄板,就可以形成電容;利用以矽為主的材質,經過適當的制程,就可以變成半導體如二極體、電晶體以及IC等;將銅線以絕緣漆封裝形成漆包線,將漆包線卷起來就形成電感、加入鐵芯則成為變壓器、並接在壹起就是李玆線。還有其他諸多電子元件,其實都是架構在基礎物理現象上的精巧設計。 三極體工作原理 發明經過 電流與電子流動 真空管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做幾片金屬板封裝在抽真空的玻璃瓶裏進行實驗的,它的發展與發明大王愛迪生有著壹段故事。 電流與電子流動的方向恰巧相反 在此之前試問壹個小問題:電路分析上“電流”的方向與實際上“電子”流動的方向是否相同?答案是否,電流與電子流的方向是恰巧相反的。過去的科學家無法觀察電子流動的方向,於是統壹說法,將電池的某壹極設定為正極,其電壓為正電壓,電流由正極流至負極而形成壹個封閉的回路。由於大家統壹說法與作法,因此多年來並沒有發生任何沖突之事,直到了近代科學家有了更精良的設備,觀察之後遂推翻了之前的說法:“原來電子是由電池的負端流出來的”!(換言之,電子是從擴大機的喇叭負端流出,而從喇叭正端回流的) 愛迪生效應 身為使用者並不需要在意何者為真,只要按照科學家的結論行事就可以了。說這壹段就是因為當初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後,發現他生產的燈泡燈絲老是從正極端燒斷,於是進壹步實驗在燈泡中加入壹塊小金屬板,點燈之後將金屬板連線電表,分別施以正電壓以及負電壓,觀察電流的情形。對於當時的科學而言,位於真空狀態下且不連線的金屬板,不論如何連線是不可能產生電流的,但怪事發生了,愛迪生發現某種物質(其實就是電子)會透過金屬板,會從電池的負極騰空“跳”到正極,此發現當然激起更大的實驗動機,此現象便稱為“愛迪生效應”。這也是科學家首次質疑電流流動的方向,以及自由電子在空間中流動的現象。 真空管 真空管的誕生 金屬之所以能導電,就是因為金屬的自由電子較多,便於電子的相互流動,因此電子材料必須由導電性佳的材質制成。電子還有個特性,帶負電的電子容易受到正電壓的吸引,所謂同性相斥、異性 Fleming tumb 相吸。又從愛迪生效應中得知,當加熱金屬物質時,活躍於質子外圍的自由電子容易產生遊離現象,溫度高導致電子活性增強,此時若空間中有壹正電壓強力吸引,遊離的電子就會在空間中流動。基於這幾個當時已被了解的知識,佛來明(J.A. Fleming)於1904年制造出第壹支二極真空管,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將二極體加以改良,於1907年制造出第壹支三極體,既然成功研發了三極體,真空管的套用開始實現,真空管的發展從此壹日千裏。 真空管 三極體是最基本的真空管 二極體、三極體、五極管,從字面意義代表真空管內部基本“極”的數量。真空管擁有三個最基本的極,第壹是“陰極”(Cathode,以K代表):陰極當然是陰性的,它是釋放出電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壹塊金屬板或是燈絲本身,當燈絲加熱金屬板時,電子就會遊離而出,散布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裏。第二個極是“屏極”(Plate,以P代表),基本上它是真空管最外圍的金屬板,眼睛見到真空管最外層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屬板,通常就是屏極。屏極連線正電壓,它負責吸引從陰極散發出來的電子(還記得嗎?利用異性相吸的原理),作為電子遊離旅行的終點。第三個極為“柵極”(Grid,以G代表),從構造看來,它猶如壹圈圈的細線圈,就如同柵欄壹般,固定在陰極與屏極之間,電子流必須通過柵極而到屏極,在柵極之間通電壓,可以控制電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壹個水龍頭壹般,具有流通與阻擋的功能。 真空管光有三個極當然還不算完美,也因此後來的真空管不斷改進,在結構上也有了許多的改進之道,以配合不同的放大方式(如超線性接法等),但該部份的內容已經脫離本文,暫不詳述。 發展史 引擎運轉必須要有燃料,真空管的動作動力為電能。真空管的電極當中,最重要的應屬陰極,它負責將電子釋放出來,作為壹切動作的基本。最早的真空管由於構造及理論簡單,直接將燈絲充當陰極使用,換句話說,當燈絲點亮時,由於燈絲溫度提高,電子就從燈絲釋放出來,經過柵極直奔屏極。這種真空管就叫做“直熱式真空管”,這次專題的主角300B,就是屬於這類型的真空管,相較於其他現代化的五極真空管,300B的構造簡單,性能好,輸出功率也低。 直熱式 燈絲(Filament)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質制成,由於直熱式三極體直接將燈絲當作陰極,因此燈絲的特性直接影響著直熱式真空管的性能。基本上,真空管的燈絲主要可分成三種材質構成,第壹種當然是耐高溫的鎢絲。將純度高的鎢絲抽成細絲,卷繞成狀在真空管的最內層,通電之後即可發出溫度。但鎢絲必須加溫到兩千余度時,電子才能發散,因此以鎢絲制成燈絲的真空管點燃時,會發出光輝耀眼的亮度,同時溫度高得嚇人。別意外,不是真空管要燒掉了,而是它本如此!但將鎢絲點亮需要消耗較大的電力,唯壹的優點是鎢絲甚為耐用,普遍運用於較大功率或長壽命的真空管上。筆者經常聽到人說:“那支真空管點起來那麽亮,壹定兩三下就掛點了”。其實並不然,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真空管的壽命可達數萬小時,拿來當作家裏的燈泡,既耐用又有裝飾的作用,壹舉數得! 直熱式真空管 另壹種燈絲采用釷鎢合金,它只需將燈絲加溫至千余度即可工作,相較之下較省電力。最常使用的應為氧化堿土燈絲,它的作法是在燈絲外,塗上壹層厚厚的氧化堿土,看起來接近白灰色的物質,它只需要加溫至約700度(看起來約暗紅色),即可獲得足量的電子,因此工作溫度最低、也最節省電力,壹般而言只須供應6.3V左右的直流,就可以正常工作。 直熱式真空管當然有它天生的優點,但卻有壹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陰極容易受到燈絲的溫度而改變特性。當燈絲電壓變動時,或以交流電供應燈絲時,陰極呈現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因此有人主張直熱式真空管應采用直流供電,也有人強調必須以交流供電以免損傷陰極,這種爭論過去在音響界早已成為壹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筆者無意在此引起話題,反正各方堅持各有道理,只要聽起來沒問題,管子耐用好聽就行了。如果您有研究上的心得,筆者相當樂於接受。 傍熱式 傍熱式真空管的穩定度較高 為了解決直熱式真空管的燈絲問題,真空管設計者決定讓燈絲與陰極分家獨立,在燈絲的旁邊套上壹圈金屬套筒,讓燈絲直接對金屬板加熱,電子從金屬板散發出來,這種加熱方式就稱為“傍熱式真空管”。 進壹步發展 如此,真空管似乎就穩定許多了,由於金屬套筒的體積與儲熱量遠大於傳統的燈絲,因此即使燈絲暫時的溫度變動,甚至暫時幾秒鐘的停止加熱,金屬板的溫度變化也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麽某些擴大機關機之後,它還能唱個十幾秒鐘的主要原因。既然陰極與燈絲獨立,陰極板必須由燈絲間接加熱,於是燈絲再度改成鎢絲材質,以求耐久性,並在鎢絲外層塗上壹層白磁,壹方面絕緣,另壹方面也有定型的效果。由於間接加熱效果較差,陰極金屬板上會塗上釷、鋇或其他有利於電子發散的物質。也因此,真空管的金屬極板看起來總是灰黑色,不像正常的金屬板,也由於制作組裝時必須仰賴手工,因此金屬板上總會留下許多細小的刮痕,買家購買真空管時不必意外擔心。 真空管工作原理 真空管差異 直熱式真空管與傍熱式真空管使用上的差異,對於壹般使用者而言是不必在乎直熱式真空管與傍熱式真空管的不同,但對於設計者而言,傍熱式真空管由於間接加熱的關系,燈絲電流通常較大,而且傍熱式的結構必須對陰極金屬板加溫,因此開機後有壹段緩慢的加溫期,如果是前級,則必須做好延遲設計,以免開機的脈沖傷了後級。 依據發展的過程來看,最早的真空管當然是直熱式的設計,二極體是首先被發展出來的,二極體的功能猶如現在的二極體,具有整流以及收音機內部檢波的功能,二極體經過適當的設計,也可以成為穩壓管,作用如現在的濟納二極體(Zener Diode)。由於真空管的動作原理很簡單,因此第壹支真空管被成功的制造出來之後,就有許多科學家加入研發的工作。第壹支三極體在1907年被壹位美國科學家成功制造,從此便開啟了無線電時代的來臨,告別留聲機,進入擴大機時代。 結構 真空管具有發射電子的陰極(K)和工作時通常加上高壓的陽極或稱屏極(P)。燈絲(F)是壹種極細的金屬絲,而電流通過其中,使金屬絲產生光和熱,而去激發陰極來放射電子。柵極(G)它壹定置於陰極與屏極之間。柵極加電壓是抑制電子通過柵極的量,所以能夠在陰極和陽極之間對電流起到控制作用。 為保持管內的真空狀態,真空管中設有壹物件,稱為除氣劑。壹般由鋇、鋁、鎂等活潑金屬合金制成。在抽出管中空氣後,將管中各元件及除氣劑加熱至紅熱,這樣就可以吸收管內電極所含之氣體。利用壹圍繞管子之高頻電磁場而使除氣劑迅速升華,除氣劑就吸收管子中的氣體。在反應過後,玻璃管內壁積存銀色的除氣劑披覆層。若把管體的玻璃管打破或漏氣時,玻璃管內壁積存銀色的除氣劑便會退色,同時也表示該真空管不能被使用。 工作原理 現在,我們更進壹步來看看最簡單的真空管工作原理。 整理壹下剛剛所述,真空管具有幾個極,由最內層到最外層分別為:燈絲,陰極,柵極,屏極。將壹支真空管拆開之後,繪於附圖之中,從圖可知,當點亮燈絲,燈絲溫度逐漸升高,雖然是真空狀態,但燈絲溫度以輻射熱的方式傳導至陰極金屬板上,等到陰極金屬板溫度達到電子遊離的溫度時,電子就會從金屬板飛奔而出。此時在電子是帶負電的,在屏極加上正電壓,電子就會受到吸引而朝屏極金屬板飛過去,穿過柵極而形成壹電子流。剛剛說到柵極猶如壹個開關,當柵極不帶電時,電子流會穩定的穿過柵極到達屏極,當在柵極上加入正電壓,對於電子是吸引作用,可以增強電子流動的速度與動力;反之在柵極上加入負電壓,同性相斥的原理電子必須繞道才能到達屏極,若柵極的結構龐大,則電子流有可能全數被阻隔。 真空管 利用柵極可以輕易控制電子流的流量,將輸入訊號連線在柵極上,並且加入適當的偏壓,並且在屏極串上壹個電阻,借此即可達到訊號放大的目的。真空管也與電晶體壹樣,具有多種放大組態(事實上,電晶體的放大組態是從真空管延伸過來的套用),結合不同的電子材料如電阻、電感、變壓器以及電容等,就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電子產品。別忘了,第壹部電腦可是使用真空管制成的,當然,它只能做簡單的加減運算。 至此,真空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已經報告完畢,還缺少了什麽?請觀察壹下真空管的管壁內部,有壹塊類似水銀的薄膜黏附在玻璃壁上,這是延長真空管壽命的設計。除了極少部份低壓真空管外(並非指工作電壓低,而是指真空管內部存在低壓氣體),大部分的真空管必須抽真空才能正常工作。真空管的接腳為金屬腳,雖然以玻璃封裝,但玻璃與金屬接腳之間仍然有漏氣的機會。玻璃管內的金屬蒸鍍物(即消氣劑),會與氣體進行作用,它存在的目的就在於吸收氣體,以維持真空管內部的真空度。這壹層薄薄的金屬物氧化之後,會變成白色,表示真空管已經漏氣不行了,所以若打破真空管時,這壹層蒸鍍物質也會變成白色。因此購買老真空管時,也要註意蒸鍍物的情況,像水銀壹樣的為佳,若開始蒼白、剝落時,就表示這支真空管已經邁入老年了。 使用300B真空管的用家壹定有壹個經驗,將擴大機電源打開,室內燈光熄滅,此時300B的燈絲會發出昏黃的光線,同時在真空管的頂端,有時候會出現像極光壹樣的神秘藍光。藍光看起來是綿細的、柔軟的,略帶壹些神秘。它像極光壹樣,有時會扭曲飄動,似有若無的在真空管內發亮。第壹次見到藍光的人不免對它產生好奇,有人說它無所謂,也有人說它是不正常的現象,基本上藍光的產生基於幾個因素。1.內部有低壓氣體。2.真空管設計或制造不良。3.屏極電壓過高。 二極體工作原理 藍光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電子,當屏極的設計包覆不良,無法吸引電子流吸附在屏極金屬板上,就會讓電子到處流竄,真空管見到的藍光就是電子在真空管內流竄的結果。藍光看起來美麗,卻有可能產生輻射,不過筆者並不確定是否對人體有傷害。藍光的出現也與真空管廠牌有極大的關系,大陸管以及蘇聯管Sovtek出現藍光的機會大於其他,而我自己使用的三部300B擴大機,使用四支大陸管與兩支WE300B,只有大陸管會發出藍光,久了也就視為正常了。 1916年為有線電話用途制作的三極體,它是構造最簡單的直熱式三極體,壹根發亮的燈絲,如柵欄狀的柵極介於燈絲與屏極之間,而屏極位於最下方,就是壹塊金屬片。 分類 依加熱方式 真空管可被分為2大類別,分別是直熱式和旁熱式。 直熱式 真空管是較早誕生的。它有壹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陰極容易受到燈絲的溫度而改變特性。當燈絲電壓變動時,或以交流電供應燈絲時,陰極呈現在不穩定的狀態下。 旁熱式 真空管作工相對較穩定。由於金屬套筒的體積與儲熱量遠遠大於傳統的燈絲,因此即使燈絲暫時的溫度變動,甚至暫時幾秒鐘的停止加熱,金屬板的溫度變化改變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麽某些擴大機關機之後,它還能唱十多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電源供應部分有大容量電容器內部余電未放完。 依容器結構分類 大部份市售的真空管,其管壁為玻璃制。而軍用等特殊型式則為金屬制。 依結構及用途區分 真空管可被分為二極體、三極體、四極管、四極管束射管、五極管及復合管等很多種類別。依用途區分及常見的型號: 復合管 五極管 整流用二極體:12F、81、35W4、25M-K15、5MK9 整流用雙二極體:80、5Z3、5AR4、5U4、6X4、5Y3、83、82 検波用二極體:6AL5、EAA91、6H6 調諧指示管:6E5、EM80 電圧放大用三極體:6C4 電圧放大用雙三極體:12AX7、12AU7、12AT7、12BH7A、6DJ8、6SN7 功率放大用三極體:45、WE300B、2A3、211、845、8045G 功率放大用雙三極體:6336A、6080 功率放大用集射四極管:UY-807、KT88、6L6、6V6 電圧放大用五極管:6AU6、6BA6、6BD6、6267、6SJ7 功率放大用五極管:6F6、6CA7、6BQ5、6550、6AR5、42、30A5、50C5 變頻用七極管:6SA7、6BE6 發射用三極體:3-500Z、3-1000Z 發射用四極管:4CX250B 發射用五極管:6146B、S2001A 旁熱式雙三極小信號管:6922、ECC88、6DJ8 直熱式三極功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