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在古代又叫首鎧,是用來保護頭部的裝備,多用金屬制成,如“頭盔”“鋼盔”。也用來表達像盔或半球形的,如“帽盔兒”。盔後面的絲織飾物叫“盔纓”,多為紅色。盔也稱“胄”,長期以來變化不大。“甲胄”就是指“盔甲”。
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有詩雲:“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甲是古代軍人打仗護身的衣服,壹般為皮革制成(士兵用),也有金屬制成的(將軍用)。如“帶甲百萬”“甲兵”“甲士”都是指武士或軍隊服役人員。
盔甲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漫長的演變過程,各代盔甲的制式都不盡相同。春秋戰國以鐵盔皮甲為主,秦漢時鐵甲開始普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用鐵甲重重防護的重裝騎兵。與之相對,也出現了防護不夠嚴密,但行動便捷的輕騎兵。中國鐵甲多是仿皮甲制成,為魚鱗甲片。隋唐廣泛使用鎧甲(前心後背加上銅鐵制成的大塊護心鏡),較前代有所進步。宋元以後沒太多變化,火器興起後,盔甲逐步朝現代形式演變。
古代鎧甲與冷兵器時代要求相適應。既講究良好的防護效果,又強調輕捷性。隨著熱兵器的大量使用,鎧甲的防護效果已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