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讀懂《尚書》:大禹與《禹貢》

讀懂《尚書》:大禹與《禹貢》

禹的事跡,《尚書》的記載還是比較簡單的。《堯典》裏記載了他被任命治水。《臯陶謨》記載得稍微詳細些,有兩段話,第壹段:

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這是禹在和臯陶的對話過程中,自己講的,他說:“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山嶽,漫沒了丘陵,老百姓都有沒溺之患。我乘坐四種工具,即走旱路坐車,走水路坐船,走泥濘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齒的檋。循行山嶽,刊削樹木以為表識。和益壹道給老百姓稻谷和生鮮食物。我把九州島的河流都疏通使入海中,把溝渠修通使人河流中;又和稷壹道,在老百姓在難於得到食物時能得到食物,缺糧少食的地方,調有余地方的糧食來補其不足,廣大群眾才得以吃到糧食,萬國之地才得以安定。”

在另壹處對話中,他說:

予娶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於五千;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各迪有功,苗頑弗即工,帝其念哉。

就是說:“我娶塗山氏的女兒是辛日,到了甲日(也就是過了三天)就離開了家去忙著治水。以後生了我的兒子啟,在家哭著,我也不曾盡遇撫育兒子的責任,所以全力完成了平治水土之功,終於輔助陛下完成劃分天下為五服的大業,使疆域每方達到五千裏,每州又制定了十二師的地方行政區轄,外則疆域遠至四海,五方諸侯各給建立君長,他們都能各按正途建立事功,最後只有苗民頑梗不就事功,陛下要加以註意。”

這就大致勾勒出大禹治水的所作所為了。

《禹貢》記載了禹平治九州水土的經過,以及他制定的賦稅、貢品之情況,所以叫“禹貢”。據說是禹所做,在《史記》中,《禹貢》篇的記載,就直接被當作大禹治水詳細行程而采用了。

當然,這篇不可能是禹本人所做的。這是我國最早的壹部地理學著作,但它真正的寫作年代,經過長期探討,仍未取得壹致的意見。

關於著作年代的探討,王成組先生(1902-1987,中國著名地理學家)從地理學的角度加以研究,認為是春秋時代周遊列國、博學多才的孔子所作;晚清思想家康有為也持這個觀點。

辛樹幟先生(1894—1977,農業教育家、生物學家和農史學家)推測,《禹貢》成書時代,應在西周的文、武、周公、成、康全盛時代,下至穆王為止。它是當時太史所錄,決不是周遊列國足跡“不到秦”的孔子,也不是戰國時“百家爭鳴”時的學者們所著。

顧頡剛先生認為,《禹貢》是戰國時代的作品,顧先生的意見似乎得到比較多的學者的贊同。

地質學家翁文灝先生早年贊同疑古學家以為《禹貢》出於漢儒之手的意見,後來翁氏又改變看法,贊同“戰國說”。

當代壹位女學者邵望平先生提出壹個有意思的說法。邵望平先生是個考古學家,參與很多史前遺址的考古發掘。她認為,九州既不是古代的行政區割,也不是戰國時的托古假設,而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黃河、長江流域實際存在的、源逮流長、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區系。也就是說,九州的劃分,大致在龍山文化時代就已經形成了,夏、商把這種區劃給流傳下去,直到最後寫定。

正如其他篇目,《禹貢》的藍本、起源是很早的,但不會是壹次成型,更不可能確定作者具體是誰。儒家、墨家都是其早期的編撰者,只有這個是可以確定的。

《禹貢》篇的主要內容、結構,分四部分。

第壹部分是序言,概括地介紹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說禹在茫茫洪水中,敷布土地,隨著山勢,砍伐樹木通道,確定高山的山脈和大的河流。

第二部分講九州的情況,這是全篇的主幹。

依次講了九州的方位,土壤的情況,土特產,該上貢什麽物品,按照什麽路線上貢。這是歷代討論最熱鬧的篇目之壹,幾乎每個字都有爭議,也非常專業,所以這裏就不詳細講了。我們舉壹個州為例,體會壹下它的文字。

《禹貢》介紹九州,其行文結構:每州先介紹四至,接著是水利治理的情況,然後是土質,再後是賦稅的等級,再後是應該進貢的物品,最後是貢道的路線。

以青州為例,青州是今天山東的膠東半島壹帶。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萊夷作牧。厥篚絲;浮於汶,達於濟。

是這樣介紹的:地跨東邊的海,直到西邊的泰山,這壹地域是青州。已經給居住在東北的嵎夷族劃定疆界,使獲安居。又疏通濰水淄水,使遣壹地區也獲得治理。

這壹州的土壤是白墳土,海濱則是鹹鹵鹽場。田地列在第三等,賦稅則為第四等。遣壹州的貢物是鹽、精細的葛布、海產品以及磨玉的礪石,並有泰山山谷裹出的絲、麻、鉛、松、似玉之石和萊夷族所獻的畜產,還有裝在筐子裹進貢的山桑蠶絲。它的進貢道路是由汶水船運直達濟水(再由濟入河)。

第三部分,講禹如何導山。

導山,就是循行九州各山,找出山脈的走勢和脈絡體系,應該是對山脈的壹次梳理。以這壹段為例:

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至於太嶽。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第壹部分說的是,沿著渭水北岸,從岍山、岐山,直至大河西岸的北條荊山;越過大河,從壺口山,經雷首山,直至太嶽山;南循厎(砥)柱山,東遇析城山,直至王屋山;東北自太行山、恒山,直至碣石山,山勢入於海中。

第四部分,講禹如何導水。

導水,就是循行水系,也就是說,按照水系來整理河流。

導弱水,至於合黎,余波入於流沙。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

這壹段講,弱水,西流到合黎山下,它的下遊折而北流,沒入沙漠中。黑水,通流至於三危山下,最後長流入於南海。

第五部分,介紹了純系後人假托的五服制度。

五百裏甸服:百裏賦納總,二百裏納銍,三百裏納稭服,四百裏粟,五百裏米。

五百裏侯服:百裏采,二百裏男邦,三百裏諸侯。

五百裏綏服:三百裏揆文教,二百裏奮武衛。

五百裏要服:三百裏夷,二百裏蔡。。

五百裏荒服:三百裏蠻,二百裏流。

這裏就不再多說了。

大禹治水是古代壹個非常流行的傳說。在這個傳說裏,有很多神話的成分,如說上帝怎樣發怒降下洪水,禹在茫茫的洪水之中鋪起土地,禹變成動物來治水,禹和各處水神如何鬥爭獲得勝利,等等。《詩經》《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書,都有記載。

《禹貢》作者沒有采用神話,只就人類所可能做到的平治水土的方面來講,暗示洪水的來源是由於山洪暴發和河道不修,所以平治水土應該從山和川兩方面下手。因此,他在敘述九州之後便說到“導山”和“導水”,指出把主要的山嶽和主要的河流修好是治水的最重大的任務。

《史記》也沒有采用各種神話傳說,只是把禹安排到黃帝的家族譜系中了。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