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請問秦陵兵馬俑的第壹發現人究竟是誰?

請問秦陵兵馬俑的第壹發現人究竟是誰?

秦兵馬俑發現人的種種說法

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我們是2005年 11月29日從延安回來以後看的。我十年前到這裏看過,當時設備還很簡單,現在修起樓房,建好了展出大廳。不愧為世界八大奇跡的氣魄。秦兵馬俑據《史記》記載曾動用七十多萬人花了37年的時間建造。從這個數字看就非同小可。它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它的發現還有壹個小故事:

據我們的導遊小呂說, 兵馬俑的所在地西安臨潼區西楊村有個農民叫楊誌發。1974年當時還是生產隊,當年天旱,他和幾個社員負責打井抗旱,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地下有幾個泥做的人頭,他們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出於好奇而帶回村裏,村民看了,有的說挖出了鬼,有的說是挖出了當年的城隍廟,迷信的村民給城隍燒香膜拜,有的不知是兇是吉心中惶惶,有的人家裏死了人埋怨楊誌發觸犯了了神靈,要楊誌發充當孝子,披麻帶孝乞求神靈赦免。這樣搞了壹陣子,楊誌發害怕了,為了避免人們的責難,他跑到山上躲子起來。

挖出泥人頭的事後來傳到壹個記者的耳躲裏,這位記者蹬著自行車到這條村裏進行實地觀看,並帶走了兩個陶俑。其實他也不懂這是什麽東西,僅據他的知識找到了縣文化館的熟人研究。文化館開始重視這壹發現,從而逐級上報到北京。北京博場館很重視這壹發現,專門派人到現場,最後帶走了幾車陶俑進了京,經過多方考證證實這是秦俑,從而轟動了世界。有壹年英國女皇訪華,到西安時安排參觀兵馬俑,女皇提出接見兵馬俑的發現者,有關部門找到了楊誌發見了女皇,女皇請他簽字留念,當時楊誌發大字不懂壹個,便在紙上按了個手印。後來當地領導找了有名的書法家教楊誌發學簽字,並任命楊誌發為兵馬俑展覽館名譽館長。自此楊誌發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練習寫字給遊人簽名留念,為展覽館努力工作。現在人們在贊領楊誌發的奉獻精神。

這個故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記,但對壹些情節我半信半疑。 “新中國的農民連自已的名字也不會寫嗎?” “新中國的農村迷信到要迫逼壹個偶然發現陶俑的人為死者作孝子嗎?” “逼迫他的勢力來自何方?”我百思不解。後來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是事出有因,還牽涉到《廣州日報》、《雜文選刊》、《讀者》三家媒體的壹場官司:

2002年1月4日,《廣州日報》“每日閑情”版刊登了署名趙牧的雜文,題目為《三個畫圈人》。該文以魯迅小說中人物阿Q為陪襯和比照,指名道姓地對楊誌發作了失實的報導。該文把楊誌發說成了“大字不識壹個”的文盲。1998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訪華到西安參觀兵馬俑時,求見兵馬俑發現者,在工作人員的勸導下,“楊誌發哆哆嗦嗦在本子上畫了三個小圓圈。”該文還為了論證“命運”、“喜劇”,更是編虛造假說,“上頭指示安排當地最有名的書法家教楊誌發練了幾個月書法——專練簽名”,“楊誌發被任命為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據說月薪8000元人民幣,據說如今年逾70的楊誌發如果每月在館內坐館10天,為中外遊客簽名,還可另得5000元津貼……”

2002年3月,《雜文選刊》第三期“人生解讀”欄目全文轉載了《三個畫圈的人》,同時還特意配了壹幅題圖漫畫,題圖中壹小人物張開雙臂紮於巨人的牙齒之間,文尾對題圖註釋道:“有時壹個人的命運如何,實在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往往是被某些人的嘴在壹張壹合之間就定了乾坤。”…..

2002年6月,《讀者》第12期“社會”欄目也全文轉載了《三個畫圈的人》,同時也配以插圖,將楊誌發繪成同阿Q,壹律衣衫襤褸、屈膝叩首,眼巴巴地看著正在轉的錢幣,其旁放有斬牌和鋤頭,並有壹個掛“哨子”的人居中裁判。

楊誌發面對三家媒體對他的醜化和貶損。認為自己出生於1938年3月,小學文化程度,1958年參軍,1964年退伍回鄉務農,曾擔任過大隊民兵連長,多次擔任生產隊長,1966年加入中國***產黨。1974年同村民為生產隊打井時,挖出了埋藏的秦兵馬俑,1995年6月,被秦兵馬俑博物館旅遊服務公司請去為遊客簽名,1998年6月,在會見來參觀訪問的美國總統克林頓時,曾將簽好名的書送給了克林頓。給旅客簽名留念是事實,但未擔任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更無8000元月薪及5000元津貼這壹說。三媒體刊登、轉載及配有題圖《三個畫圈的人》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從而向法院起訴三家媒體。

臨潼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後,迅速組成了合議庭,並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開庭時,第壹被告廣州日報來人同原告楊誌發達成和解協議,由《廣州日報》在該報“每日閑情”版刊登致歉聲明,為原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原告人民幣4000元,法庭予以準許。

被告《雜文選刊》雜誌社答辯稱,《三個畫圈的人》沒有對原告構成侵權,該篇文章均選取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文章行文也看不出對原告的貶損和醜化,文章突出的是原告淳樸、敦厚的老實農民形象,任何讀者閱讀此文均會對原告產生敬意,而不會有什麽諷刺與醜化之感。認為原告索要精神賠償於法無據,是借訴訟之名行炒作之實。要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但未出庭。

被告《讀者》雜誌社未答辯,亦未出庭參加訴訟。

2002年11月8日,臨潼區人民法院作出壹審判決。法院認為:報刊、雜誌對發表的用真人真實姓名的作品,負有核實事實的義務,反映的事情應當真實。《三個畫圈的人》的作者,編造虛構事實等情節,《雜文選刊》、《讀者》雜誌社轉載時又加配了明顯貶低、醜化原告的插圖,給原告的名譽造成壹定侵害,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和國民法通則》第120條之規定,判令《雜文選刊》、《讀者》雜誌社為原告楊誌發在各自刊物上發表恢復名譽、清除影響,並各賠償原告名譽損失2萬元及承擔訴訟費用。

宣判後,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判決書已發生法律效力。”

看了法院的判決,我對兵馬俑的發現者有了壹個較清楚的了解。但還有沒有其他發現人呢?2003年10月10日《陜西日報》發表記者成全勃以《臨潼出現4名“秦俑發現人”為題的文章說明了當時發現秦兵馬俑的壹些人員資料,談到四個人:

楊誌發

臨潼農民楊誌發是公認的當事人之壹。據楊誌發講,秦俑是他和本村村民王普誌、楊彥信3人挖井時發現的。那天,他同往常壹樣,從家中扛了把老鐝頭來到井下。當井挖到2米多深時,發現了紅土層,這層紅土很硬實,但又與生土層不太壹樣。裏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木灰之類的黑色東西。當他壹鐝頭挖向井筒西壁時,壹個大土塊掉下來,土坑坑裏露出壹個圓圓瓦器,繼續挖,挖出了壹個真人大小的“黑瓦人”,再往下挖,又挖出了這個“黑瓦人”的頭。第壹個兵馬俑就這樣重見天日。當時,他們3個人將這個兵馬俑搬運到井上。最初,誰也不認識這是個啥文物,只是覺得很像廟裏的神像。再後來,他們和村中的幾個人,用架子車把出土的七八個神像運到了臨潼文化館。王普誌、楊彥信這兩位“發現人”現均已離世。

楊培彥

據今年75歲的楊培彥老人講,秦俑是他和楊誌發等8人集體發現的。8人中,4個“發現人”都已去世,現在僅剩下了他和楊誌發、楊新滿、楊全義四人。老人回憶說,當時,他在村上當隊長,下面有3個組。毛主席號召興修水利,公社指示打井抗旱,他和副隊長楊文學壹人拿竿子、壹人拿線繩,先畫的井位。那井叫“大坑井”,直徑4米。那年3月天氣很冷,大家幹累了就在井下“歇暖暖”。這口井是由他領導打的。打到快3米深,發現了紅土。“淘井”淘到4米時,發現了壹層“鉛磚”,並挖出了七八個殘缺不全的兵馬俑。兵馬俑大多數都是東邊壹條胳膊,西邊壹條腿,上邊壹個身子,下邊壹個頭。大家輪流幹活,因而是“集體發現的”。是他向公社領導做的匯報,並安排楊誌發往臨潼文化館送的。送的時候,他還用紙將車上的文物給蓋上。

楊新滿

楊新滿講,縣博物館只承認自己和楊全義、楊誌發、楊彥信4人是“秦俑發現人”。1995年5月時,縣文化館館長趙康民給他和楊誌發、楊全義3個人補發了“發現人”證書。而楊彥信在發現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趙康民

今年68歲的趙康民曾任臨潼縣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據趙康民介紹,當時打井的農民有6個,分別是楊全義、楊誌發、楊彥信、楊新滿等。1974年3月25日,他們開始打井,27日碰上堅硬的紅燒土和夯土層,29日楊誌發在井壁西壁上挖出兵馬俑之後,陸續挖出七八個兵馬俑個體。他們都不認識這是重要的文物,更不知這是秦始皇兵馬俑,因而被運上井的兵馬俑殘體被扔在地上無人問津,有的俑身蹲著,俑頭被架到樹上,壹些善男信女還對著點香燒紙。挖出的“銅箭頭”(即駑機箭頭)還被當廢銅爛鐵賣進了廢品收購站。直到兵馬俑被挖出的第28天,也就是1974年的4月25日,才向公社書記付永仁作了匯報,付安排文書李淑芳打電話向縣博物館報告,“秦俑”的命運才出現了轉機。當時,我在縣博物館任文博專職幹事,接到李淑芳電話,立即和副館長王進成、工作人員丁耀祖騎自行車趕赴現場,通知立即停工,進行發掘。發掘中,參與的村民就多了。根據這出土的“鉛磚”與秦始皇陵出土的“鉛磚”壹對,以及“瓦人”服飾及“銅箭頭”,我當時推斷並命名其為“秦武士陶俑”,屬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正式發掘後又發現了陶馬俑,才有了“秦始皇兵馬俑”這個統壹的稱謂。就是因為發現並命名,自己被國務院批準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被評為全國文博戰線先進工作者。趙康民說,根據《辭海》,“發現”壹詞的解釋,“本有的事物或規律,經過探索、研究,才開始知道”叫作發現。由此判定,自己才是當之無愧的秦俑發現人”。

為了更清楚壹點了解這個“考古”的實況我還看了《三秦都市報》記者趙福生以《秦俑發現人楊誌發昨來本報接聽熱線回憶當年難忘壹幕》壹文是這樣寫的:

“昨日上午,68歲的秦俑發現人楊誌發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友誼商店總經理張建軍陪同下做客本報新聞熱線室,與讀者在電話中交流“發現秦俑”與“文物保護”等話題。

楊誌發在接聽讀者詢問中,講了當年發現秦俑的經過:1974年3月29日,他與村民王普誌、楊彥信等人像往常壹樣,扛了把老鐝頭來到井下繼續打井。當時井已挖到了兩米多深,出現了紅土層,裏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灰之類的東西。這個井叫方坑井,直徑4米,大家輪流挖土、運土。當輪到他下到井底挖土時,壹鐝頭挖向西邊的井壁,挖到了壹個硬東西上。土塊落地,井壁露出壹個黑東西,再挖,挖出了壹個像真人壹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這樣,第壹個兵馬俑在地下沈睡了2000多年後,重見天日。世界第八大奇跡就這樣在他那把老鐝頭下震驚了世界。

秦俑發現後,轟動了中國,震驚了世界。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對外正式開放後,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外國元首紛至沓來。眾多遊客要求與發現人見面、合影、請發現人簽字留念、聽發現人講述發現奇跡的經過。由此,楊誌發在他58歲那年,被秦俑博物館友誼商店的張建軍總經理聘進店內,“坐堂”簽名售書,從此楊誌發告別農業生產,像城裏人壹樣按月領工資。”

這就是秦兵馬俑發現的大體過程。我相信楊誌發的介紹。但在壹些具體細節上及具體人在當時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我無從考證,作為壹個旅遊者只是了解壹下作為飯後茶余的議論話題而已。在我們生活中也往往遇到壹些本來很簡單的事,卻被復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