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回來,看見媽媽在做飯,就說:“媽媽,我上體育課的時候,棒球手套不見了。”
錯誤的溝通方式:
媽媽壹邊做飯壹邊說:“怎麽了,妳去操場找了嗎?”妳在失物招領處找過嗎?妳告訴老師了嗎?"
孩子解釋:“我把它放在書包旁邊,壹眨眼就不見了……”
我媽壹聽,就開始說:“我跟妳說過多少次了,管好妳的東西。妳總是健忘!”"
孩子不耐煩地說:“媽媽,別鬧了!”"
“我說妳是為了讓妳記住!”
正確的溝通方式:
壹邊做飯,我媽壹邊“伸”耳朵回應:“哦……”
孩子繼續說:“我把它放在書包旁邊了。”
媽媽繼續做飯,微微向孩子靠了靠:“哦,對了。”
“我怕丟,還用書包壓著。要不我明天問問看健身房的大叔,說不定他會接。”
媽媽馬上回應:“嗯,我覺得可以試壹試。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首先要用心傾聽。當手頭的事情壹時停不下來時,可以用壹句簡單的“哦,哦,真的嗎?”我明白了。“對孩子做出反應,孩子能立刻感到關心。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已經能夠理清自己的思路,甚至開始尋求壹些解決方法。我們沒有因為“壹心二用”而錯過和孩子交流的機會。
描述壹下ta的感受
女兒沮喪地對爸爸說:“妞妞今天轉學了,她上的是國際學校。”
錯誤的溝通方式:
爸爸說:“哦,沒關系。妳們班那麽多學生。”
“不,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女兒開始不開心了。
“妳很快就會有新的好朋友。”爸爸繼續試圖安慰女兒。但是女兒不高興。為什麽越是說沒事,無所謂,孩子反而越難過?
正確的溝通方式:
爸爸同情地說:“妳的好朋友突然轉學了,妳難過嗎?”
“是的,她是我班上最好的朋友!”
爸爸接著說:“我知道,妳們倆很親密。”每天壹起放學,壹起去上英語輔導班。"
女兒也接著說:“是的。看來以後只能在輔導班見她了。”爸爸點點頭:“可以,妳們也可以壹起學英語。”
女兒有點激動地說:“那還不錯。我會聽她給我講國際學校是什麽樣子的,看看她的英語是不是變差了。”
當孩子作為壹個獨立的個體被尊重,不被自己的意誌所強迫,能感受到他的感受,甚至把他的感受描述為壹種回應,孩子就真的能得到安慰。
用孩子的思維去交流。
兒子央求媽媽說:“媽媽,我也要手機。”
錯誤的溝通方式:
媽媽回應:“小孩子要什麽手機!”
“我們班雷蕾有!”
“那是因為他家離學校遠,他媽媽用它聯系他。”兒子還沒來得及說話,母親又補充道:“妳可以用手機玩遊戲,對眼睛不好,學校不允許。”
兒子不松口:“我要,我要!”"
"別爭論了,這件事沒得商量。"
兒子生氣了:“媽媽,妳真討厭!”"
媽媽也生氣了:“有人這樣跟大人說話嗎?”
正確的溝通方式:
母親拉著孩子的手,輕聲問:“妳要手機嗎?”
兒子怯生生地說:“我們班雷蕾有壹個,我也要壹個。”
媽媽回答:“是啊,要是我手裏有個手機該多酷啊。”
兒子馬上接過來說:“是的,裏面有很多遊戲。”
媽媽說:“哦,有很多遊戲。要是那些遊戲玩起來不傷眼睛就好了,老師也不會說什麽了。最好是屏幕和我們的電視壹樣大,大壹點就大壹點,再小壹點就小壹點,可以放進口袋裏。”
“媽媽,我將來成為發明家的時候壹定會發明這個東西。”我兒子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他的新發明。“算了,手機我先不要了,明明手機被老師沒收了。”
當孩子提出壹些“不合理”的要求時,我們不要急於宣揚真理,甚至拒絕建立規則。相反,如果孩子的欲望得到滿足,然後通過幻想或誇張的描述轉移孩子的註意力,當孩子覺得自己獲得了父母的理解時,會更容易面對現實。
感覺和行為直接相關。孩子有好的感情,就會有好的行為。所以,想要孩子有良好的行為,需要父母學會溝通技巧。第壹,妳要學會傾聽,理解孩子,接受他的感受,然後用思維的方式和他溝通,這樣很多事情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