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化”壹詞指的是追星者對明星的瘋狂追捧,多用於形容明星粉絲對明星的崇拜。“偶像化”壹詞最早起源於小虎隊。1989年4月,小虎隊在孫中山紀念館舉辦了“萬人馬拉松簽名活動”,吸引了兩萬多人參加。這壹幕引起了轟動。臺灣省的電視新聞也報道了當天的事件,“偶像化”壹詞由此而來。可以說,小虎隊作為中國偶像的鼻祖,代表了幾代人的記憶,但這對於不知道什麽是明星的我來說是很陌生的。
作為壹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小學的時候,我眼裏看到的世界只有我們村。直到初中高中離開家鄉,我才知道世界是如此廣闊。那時候我們連什麽是流行歌曲都不知道,大屁股彩電上只有三個電視節目。我們看了所有上演的節目,也同樣喜歡。那是純看劇的時代。我對這位武術學者印象深刻,年輕的包青天,但成年人非常嚴格,每天八點半準時抓人。相信同期的朋友也沒少小心翼翼的在角落偷聽。
所以從偶像化到偶像化再到偶像化,我個人不反對偶像化的存在,但是我覺得凡事都要把握到壹定程度,過了就容易迷失。不可否認,明星對輿論和行為有引導作用,我們不能把偶像化當成洪水猛獸。偶像化也是壹種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偶像可以讓我們更努力,更接近喜歡的人。就算我們做不了這麽優秀的人,至少可以在努力的過程中成長,超越自己。這才是正確的偶像化方式。